很喜欢看一个--的电视节目,内容主要是在介绍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人。每个选择这样生活方式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个人的故事,但无论如何,大多数人或是因厌倦了社会的制约,或者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因此选择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这样,当然要离开城市,于是我们看到采访人员带着摄影器材,翻山涉水到穷乡僻壤去寻找这些独居的人。
可是要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接受访谈的人大部分都是回归到温饱的基本需求上,一开始的模式总是先试着农作,间或采些野蔬来补充,可是农作充满了学问、野蔬可食或不可食,这些都需要经验判断;有的人住得更偏远,水源、电源都是一个大问题。当农作稍微有些收获了,生产力较强的人会尝试养鸡鸭,一养鸡鸭便能生产蛋;而住在海边的人因有地利之便,通常可以从大海中获得一些食物来源,有时在海边捡拾海菜或石蚝、蛤蜊等,也能为餐桌增添菜色。
一般选择这样的生活,都以小家庭为单位,当生活回归到较原始的劳动方式,人力便变得非常可贵,因为一切都要靠手作,所以不论丈夫、妻子或小孩,统统都要加入生产行列,或下田,或捡鸡蛋,不一而足。
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人在满足温饱之余,便逐步想要拥有稍多的金钱,毕竟,现代的自给自足不是原始的生活,日常中还有许多需求是自己无法生产的,比如不是每个人都能生产稻米,要种作、要捕鱼,除了靠双手,也需要花钱添购一些工具,没有现金就无法买到这些东西,可是要赚取现金,又不可避免要进入社会制度里。
原先在观赏这个节目时,多半只感受着田园之乐,或把注意力摆在他们自己耕种料理的新鲜蔬菜,觉得这种清简的生活,对都市人是一大吸引力;后来发现现金来源是其中一些人生活中努力的目标,我忽然领悟,再偏远、再离群,人终究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的,这也是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因为人能思想,所以在社会上不愉快时,想要摆脱社会;在家里不舒坦时,想要离家;在婚姻中不幸福时,想要离婚。但将所有的社会关系和人际脉络都切割了,就会变得愉快起来了吗?
即使选择离群,人还是无法孤立的;真那样,恐怕连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都没了。事实是无论我们的生命扮演什么角色,每个人都有他在生命纵深和社会广度的位置,不论是大栋梁或小螺丝钉都重要。当知道自己在生命长河中存在的意义,了然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角色定位,我们的生命才会饱满,不至于轻率地自我否定,或随波逐流。
生活的目的不仅仅在求温饱而已,温饱之余,无妨想想自己存在的前后左右有哪些人,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应,是借鉴,是学习,或者引以为戒。当我们不断地自觉,生命自然会丰盈起来,如此不论在荒郊野外或滚滚红尘当中,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