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一个遍布奇观的时代,标签奇观也同样随处可见。
标签的好处是能够帮你找到同类。刚上微--BO的时候,我不太会玩,随便填了个标签,结果发现它们竟然在自己的首页上公布了出来,诸如话剧爱好者、咖啡控、八卦等等,有可能借着这些简单的描述,我们会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找到同类。
这显然是一个标签的时代。打开电脑,QQ提示你收到一条好友印象宅女一枚;登录豆瓣,你的好友分别加入了笑点很奇怪、环保主义皆祸害和谁叠被子谁是猪小组。你淡淡一笑,打开女巫闹闹的主页,突然心情很好这周天秤座带了小红花。
聚会的时候,当你听到有人说他也是天秤座的,你会迅速和他攀谈起来,你们共同认定天秤座优雅、灵感、有才华。最后,你们互换电话,你觉得自己的朋友圈又多了一员。这跟认老乡并没有太多差别只不过地域认同变成了心理认同。就像干露露和邓建国要走到一起,两人大概也是觉得彼此的标签那么相似,属于同类。
标签是用于寻找同类的,它源自于人们对孤独的恐惧感,很少有人给自己贴一个没有同类的标签即使你想给自己加上独一无二的标签,你也会在谷歌发现数百万个结果。无论多么小众,标签都能给你带来同样的一群人供你抱团取暖。即使是韩寒和王珞丹喊我和别人不一样,后边也会接上一句我和你一样。
然后,这种认同感会给你带来一种积极的暗示。鉴于不会有人在内心给自己贴上我要成为全世界最坏的人的标签,那么标签总给人一种积极,至少是中性的心理引导。《超级大坏蛋》里的经典台词虽然立下这样的志向,但并没能如愿他最后成为了一个英雄。连宅女、极客这些相对中性的词语,也会给你施加积极的影响,让你自信地接受这种生活方式,而不是淹没在大众的洪流之中。
但标签的效应并不是所有时候都一致。同样一个90后的标签,当别人贴给你的时候,他可能不怀好意认为你如此简单,有时幼稚,但如果你自己贴上,则可能是李宁的广告语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做过一个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或非慈善。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对,你猜对了。那些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非慈善人捐得要更多。
其实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多使用正向的标签。如果你小时候,恰好有一个朋友叫别人家的孩子,她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柔,次次年级第一。而你却笨蛋、没主见,你会更加明白这种心理现象。正向的标签会使你的养成计划更加顺利,也更加自信。
因此,给自己加上一个标签吧,然后如《模拟人生》一样,把自己培养成我想要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