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小故事|睡前小故事|搞笑小故事|悬疑小故事|儿童小故事
首页 > 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抑郁症偏爱“逗比”?

2024-07-27 13:31:41

“喜剧天才”疑因抑郁症走了 幽默风趣的女主播重度抑郁了

“逗比”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专家:有种抑郁症类别,叫“微笑型抑郁”,患者如同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

究竟什么样的症状算是抑郁症?为什么说中-国人有抑郁的温床?

喜剧天才罗宾·威廉姆斯走了,自SHA原因令人困惑,但他被抑郁症困扰多年已不是秘密。

央广夜新闻原主播的女主播抑郁症日记在微信朋友圈疯转。自称“逗比”的她,被诊断患有重度抑郁症时,觉得可笑。

还有卓别林、憨豆先生等耳熟能详的“乐天派”,他们被抑郁症偏爱?

抑郁症偏爱“逗比”?

相信不少朋友看过电影死亡诗社,里面的一句台词已是经典——“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敌人。”

但说这句话的“船长”威廉姆斯却没有与逆境做不屈抗争,被“敌人”打倒,永远地去了。据国外媒体报道,好莱坞影星威廉姆斯自SHA的原因令人困惑。

他的妻子苏珊·施奈德近日连续向媒体发出公开声明,威廉姆斯自SHA前是清醒的,除抑郁症外,他还饱受帕金森症困扰,但他没有做好和大家分享自身情况的准备。

这位63岁的喜剧天才不时受到物滥用和抑郁症的困扰已不是秘密,他自己甚至在搞笑段子里也会提到。

无独有偶,就在这几天,女主播抑郁症日记在微信朋友圈里疯转,作者曾是央广夜新闻的主播。在别人眼中,她能社交,聚餐聊天应酬谈事儿统统不在话下;能工作,写稿主持策划编辑都能干,并且干得还不赖;能笑,大多数人觉得好笑的事情,她也会觉得好笑;还能在朋友圈里发段子,发有趣的文字。

但她在女主播抑郁症日记中写道,自己的生活完全陷入泥潭,厌食、狂躁、自戕、情绪失控、对世界完全失去兴趣。当多家医院诊断出她患有重度抑郁症时,她甚至觉得好笑。 因为在她自己和熟人眼里,她从来都是一个有趣的“逗比”。正是她自己,在文章中使用了“逗比”这个网络流行词。

蒙上“微笑面纱”的患者

早年有个段子是:“理发师对一个愁眉苦脸的顾客说,你别这么愁苦,有个著名的喜剧演员来演出,去看看吧。顾客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地球上最搞笑的人,以前或许是卓别林,现在大概是憨豆先生,但他俩都是抑郁症患者。

幽默作家也有不少患抑郁症的。阿尔特·布赫瓦尔德,美--国幽默大师,地球上还有生命吗的作者,人称报界卓别林。他中年时两度患上抑郁症,差点自SHA。他们都那么幽默,怎么会抑郁?

有心理专家认为,这些人的乐观只是外在表现,并非内心真实表达,“说白了,快乐就是装出来的。”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胡雄特意提到一种情况——“微笑型抑郁”,属于抑郁症类别,是少部分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患者如同在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

他说,在抑郁症早期,这种人表现得跟一般抑郁症患者一样,痛苦难受。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却突然爱笑了。胡雄说,爱笑表明他们已经看透了生死,不在乎一切了。这样的病人,已经到了抑郁症的后期,可能离自SHA也不远了。

这类患者有强烈的取悦他人的冲动

威廉姆斯演过很多深沉的电影,他脸上总是挂着一种谦卑的笑。这种笑崔永元脸上也有过。

2005年,在录制艺术人生时,崔永元爆出自己患了重度抑郁症。起初,这个消息让很多喜欢他的人,甚至亲人都无法理解,因为他呈现给别人的总是欢乐。

蔡方华作为北京青年报的一名资深评论员,在为什么逗比最容易抑郁?一文中这样写道:“几乎在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里,都有一两个‘逗比’。他们善良、有趣、讨人喜欢、热衷自我调侃,经常把群体的快乐看得比自己的快乐更重要。这样的人如果是个胖子,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他比较瘦,睡眠也不好,他多半就是抑郁症患者。”

“我并不了解抑郁症的病理学知识。但就我个人的观察来看,抑郁症患者比其他人有着更强烈的取悦他人的冲动。这种冲动甚至形成一种政治人格: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潜在的选民,如果不能获得他们的认同乃至喜爱,生命就没有意义。这种人一般深藏自己的个性,除非个性突然爆发难以收拾。爆发之后,他又会被深深的自责所吞噬,恨不能向整个世界道歉。”

究竟什么是抑郁症

近些年,因名人患抑郁症自SHA的新闻每隔几天就会见诸报端。那什么是抑郁症呢?

不少心理专家认为,抑郁症是以连续超过半月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疾病,比较常见,可以说是心理感冒,也可说是情绪感冒。

在学术和临床医学界,比较公认的定义是: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目前,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仍未被完全了解。

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医学和科学界人士普遍认为,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还和大脑的生理变化相关,和大脑神经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的不平衡有关。

中-国人有“抑郁”的温床?

南都周刊曾对抑郁症做过专题报道。

报道称,研究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曾出示一张图片,一个篮球运动员站在一群人的面前,面带笑容,他后面站着一群表情不是那么愉快的人。彭凯平让中-国人和西方人来判断这个运动员的心情,结果是:西方人更倾向于认为他是快乐的,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认为他是不快乐的。

这是个有趣的心理现象,西方人认为个人的情绪表达是独立于别人的,而中-国人则会觉得,个人情绪该随着环境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事事隐忍”、“极尽周全”、“表面和气”等,是传统中华文化的内里精华。我们习惯启动否定的机制,抑郁感受一产生就压抑下去,“装”成没事儿的样子。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王登峰表示,在中-国人性本善的文化中,善是人性修养的终极目标,所以要时时提防暴露恶,掩饰内心深处的东西,这使得中-国人更倾向于做表面文章,生活在非常沉重的枷锁中。

这就是中-国人“抑郁”的温床。


上一篇:做不到让别人喜欢自己,又怎么样?
下一篇:完美不是爱情的必要条件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