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孩子们都爱玩iPad和手机?其实不是,他们只是害怕孤独。你以为孩子们最自豪的是学习成绩好?其实不是,让他们最骄傲的是人缘好。
我们眼中的孩子,或许并不是他们本来的样子。
最看重同伴关系
孩子进入学龄后,家长们关注更多的是:作业完成得怎么样?课堂知识都掌握了吗?学习习惯培养好了吗?长久以来,学习成绩一直被当作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指标。而孩子们最重视的却是与同伴的关系,他们在乎的是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46。19%的孩子表示,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可以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有一群好朋友。只有约两成的孩子认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或在竞赛中取胜是最值得自豪的事。
其实孩子从小就有交往能力,他们的童年是否快乐往往源于与小伙伴的关系。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专家郁琴芳说:孩子们交朋友并不像大人那么势利。老师们发现,性格好、乐于助人的孩子,不管学习成绩如何,在学校都有好人缘。大人应该多鼓励孩子为集体服务,帮助同学,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这种价值观才是孩子们真正快乐的源泉。
有情感的老师最受欢迎
在调查当中,有个问题比较有趣。在问到假如你是老师会怎样时,约4成的孩子表示,自己会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听他们说心里话。其实这正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期望。
孩子们喜欢幽默快乐、亲切平和、善解人意的老师,关注每个学生,不偏心,很民主。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最近按照孩子的标准评选了师德之星。和家长的眼光不一样,孩子们选出的最受欢迎的老师,有一些甚至不是教学名师,还有很多体育、音乐等副科老师,孩子们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老师是否把他们当朋友。
青少年处于情感认知的成长阶段,有时候讲情感比讲道理更有用。郁琴芳说: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老师不妨先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再向他们提要求。上海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如今很多老师的眼中只有教材和标准答案,没有情感,这样的老师如何能教好学生?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当问到雪融化了是什么时,孩子的答案是雪融化了是春天,而无趣的老师非要他们接受雪融化了是水的标准答案。老师的教学没有情感,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就很难真正走近学生。
很在乎父母的态度
有调查显示,孩子最担心的事情依次是:成绩差,班级排名下降;表现不佳,老师叫家长来校;对学习失去兴趣等。几乎都是与学习有关的事。面对困难时,约42%的孩子希望父母冷静地和自己一起解决,不要因此限制其他活动;约23%的孩子表示:虽然我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但也请对我的付出和进步给予肯定。
对孩子来说,成长就是充满困惑和压力的过程。当孩子遇到成长的困难时,父母的态度和做法对他们很重要。郁琴芳说:其实对家长来说,很多教育道理他们都懂,但做起来就比较难,主要是没有耐心,父母自己做得也不够好。有个妈妈教育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三心二意。结果她自己边玩手机边和孩子说话。和孩子沟通时都不专注的家长,怎么能教育孩子上课要专注?
在教育问题上,父母们首先要端正好态度,才能引导好孩子。也许孩子们在成年人眼中有很多不足,甚至想法比较幼稚,但是大人一定要学会等待,放下cr的标尺,等待孩子成长。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小孩,家长也没有必要把孩子塑造得无可挑剔。
别轻易对孩子的梦想说不在调查中,约48%的孩子表示,希望将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大人别对孩子的梦想嗤之以鼻。
上海一位教育专家近日吐槽了一件事:一个11岁的孩子喜欢炒菜,会烧回锅肉、麻婆豆腐,还自己研究烧菜方法,懂得把黄豆发泡,和佐料一起炒,然后再加入豆腐,这样炒出来的麻婆豆腐特别香,有时还会给下班回家晚的父母烧几个菜。这个孩子的父母比较开明,甚至还想如果孩子一直喜欢的话,将来可以把他送到厨艺学校学习。可是开明的父母碰上了不开明的老师,老师批评家长:菜炒得好,不如英语考得好,不能让孩子不务正业。家长只好禁止孩子烧菜。
在家长看来,孩子将来最好有一份体面的、有前途的工作,这个比孩子所谓的梦想重要得多。殊不知,家长们扼SHA的可能正是孩子热爱生活、找寻价值的幸福感。对孩子的梦想,大人别急着打压,何不陪伴孩子,为梦想付出汗水和泪水、经历考验、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这样会让他们拥有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