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自幼好学,会击剑,会抚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写诗写赋,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在当时流传一时,是一个满腹诗书的风流才子。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做官。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
因为唐蒙征用大量民工,又SHA了当地部落的首领,引起了当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于发生了骚乱。汉武帝接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让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并让他写一篇文告,以安抚当地的百姓。
于是,司马相如写下了《谕巴蜀檄》。在这篇文告里,他说明调集民工、士兵修筑道路是应该的,但是惊扰了当地父老乡亲并不是陛下的本意。有人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剑而上,宁可战死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
你们也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经过深入的沟通,双方最终化解了矛盾,民心迅速地安定下来,修路工程又顺利地进行了。汉武帝非常高兴,提拔司马相如做了中郎将。
后来人们就用“义无反顾”这一成语来形容干事情时,从道义出发,为了正义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犹豫。义,道义;反顾,向后看。
2义无反顾的材料【注音】yìwúfǎngù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勇往直前破釜沉舟
【反义词】畏首畏尾畏缩不前
【年代】古代
【例句】爱国青年毅然放下书本;~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3义无反顾的点评义无反顾与破釜沉舟有别,义无反顾多形容人的精神、行为;不能与能愿动词配合运用。“破釜沉舟”多指意志;语意较重;可与“能够”、“应该”、“必须”等能愿动词配合运用。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人要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