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心理学是一门人人都觉得自己略知一二的学科。我们喜欢分析自己的朋友、同事,觉得自己比他们更有智慧。本文列举出人人都信以为真,却坑爹无比的6个心理学现象。 ——
不过,就像任何一门涉足大众文化的学科一样,我们每天听到的很多“常识”表述其实却错得离谱,近乎胡言乱语,比如……
NO. 6 “如果生气了,就发泄出来,这样你就会觉得好受些!”
你经常会听到人们谈论宣泄的经历是如此的奏效,让他们如此的舒心,或者他们会这么说:“如果你压抑怒火,总有一天会崩溃的!”
事实上,“因为不能宣泄愤怒而发疯”是电视或电影中的经典桥段(参见辛普森系列剧中内德·弗兰德最后爆发的场景,每部电影中都有一个孤僻的警察为了正义云云不朝有SHA妻之恨的坏蛋开-而无奈对天射击发泄)。
双手死命挤蹂躏玩偶、把头埋进枕头尖叫、拳击沙袋、掐死小猫,这些都是为了防止BOSS把靠近农贸市场鱼缸的职员,淹死在龙虾水槽里的替代行为。
很多真实的治疗都是围绕着这种理念展开的,并且它们基本上都会鼓励你通过在拳击沙袋上发泄来抑制怒气,防止你真的对老板下手。很有道理,对吧?为什么要把你的妻子推到冰箱门上呢?这样她正拿着的法国砂锅会摔碎一地的。
为什么说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研究声称这并无效果。说出你的愤怒之情,甚至把怒气撒在无生命的物体上,都根本不会减轻你的负面情绪。事实上还会让你更生气。想象一下,如果布鲁斯·班纳--BO士(绿巨人)整天转悠着想揪着一个小借口变身成为绿巨人,而变身后他可能只会剩下令人尴尬的碎条裤子,那么当他最爱的球队输球后,他的朋友和爱人都会很恐慌。
所以不好的一面是,很多时候你不会随身携带发泄的工具。如果一个人每次不爽的时候都要痛扁发泄工具,并且沉迷这种习惯无法自拔,那么如果他们遇上无法逃避的事情(如开会),身边的人就有麻烦了。
NO. 5 “相信自己,你就会成功!”
自信的理念在我们的脑袋里根深蒂固了数十年,我们都信奉自信能在求学时取得更好的成绩,能结交并维系更多的朋友,通常进入社会后也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几乎所有高中电影都是这个理念的极端拥护者。一个胖子,厌恶了被歧视被凌辱的日子,发自内心深深的自省后,通过大型舞会/游戏/毕业旅行及时发现了自我价值。然后,身边所有的同学都注意到了这个巨变,并把这个失意者推崇为全校的风云人物(归因于绿日乐队的歌)。
铺天盖地而来的培训课程和自助书籍采纳了这个理念并以此进行操作;它们倡导,建立自信对克服困难和失败至关重要。甚至小学也跃跃欲试,开始把自信课程纳入教学中,因为美--国人都知道,幸福的关键因素和现实的成就感息息相关。
为什么说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这种自信就跟其他一些概念一样混淆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他们不会认为“也许充满自信的孩子们自我感觉良好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结交的朋友多,”他们觉得是其他的原因,他们觉得孩子们自我感觉良好是因为他们有信心。所以他们想教人们去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纯粹是因为具备这样的权利,他们认为自我感觉良好的真实原因会在随后的交往中一一浮现。
结果导致出现一些妄自尊大的孩子,被科研人员称为“讨厌鬼”的新新人类。
我们不是在开玩笑。研究显示,那些自我价值感极度膨胀的孩子在优越感受到质疑时会变得攻击性十足,对小比利来说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个失败者的时候,会遭受巨大的打击(反之,肥嘟嘟的拉尔夫深知自己是个失败者,因此对沮丧的情绪有了免疫力)。
我们当然不是专家,不过,你懂的,解决之道貌似就是教人们掌握通向成功的秘笈(比如社交技巧、更好的应对压力的策略等等),成功、自信手到擒来,而不仅仅是绕过那些直奔自信这单一主题。
Miyagi先生没有教那个学空手道的孩子去建立自信心,而是教他如何去踢中别人的脑袋。
NO. 4 “崇拜别人是愚蠢的,傻乎乎的二货!”
速度去网上找到涉及到科学论派的文章,查看下评论。
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友都认为加入邪教(或者任何一种有组织的宗教)的人不是弱爆了就是蠢爆了,或者干脆合二为一。我们通常会把邪教和狂热联系起来,认为它们都是由一群披着床单、住在蛮荒之地、在冰激凌纸杯里撒尿的疯子组成的。幸亏出现了像大卫教派和天堂之门这样二货级别的宣言末日或自SHA式的邪教,我们才没有想歪。
为什么说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研究发现,邪教教徒们和普罗大众一样(甚至更甚)充满智慧。大约95%的教徒神智非常正常(在他们加入之初),不存在任何精神方面的问题。他们并不蠢,也没有发疯。
当然这只会让邪教看上去更可怕。这些组织究竟是如何让人们——这些和你的好朋友一样理智、聪明的人——加入其中的?
好吧,来问问你自己:为什么玩世不恭的摩托车手全都立刻出门,开始像其他摩托车手一样着装和说话?
为什么你做了很多青春期才会做的事?
作为群居动物,归属感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它就像饥饿和性一样是基本的需求,真实存在。当我们脱离群体时——比如失业或者搬到一个新的城市,或者和女朋友分手——我们都会有点小疯狂。邪教非常非常擅长在人们最脆弱的那个瞬间侵入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共鸣。那些小册子听上去尽是一堆直白的陈词滥调,却让那些陷入人生低谷的人们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般获得新生。
所以当然,当我们身处正常的、稳定的生活状态时,我们喜欢想象自己运用强大的批判思维沉着冷静地反驳异教教祖那些白痴的言论。不过请记住,下次你喝醉了酒半夜打电话给前女友,或者跟踪她的现男友,潜入他工作地点的停车场,在他的车盖上拉了坨屎。如果你忘了自己因为孤独的感觉和被甩的郁闷曾经做过这些蠢事,不管你是太年轻还是那时喝多了而没记住。
当这些人加入邪教后,他们会意识到,不,不是所有的邪教教徒都会在让人匪夷所思的自SHA仪式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大部分人都有正常、成功的人生。
【1】
而一旦他们和这些正常、成功的邪教人士交上朋友,在他们看见像上面提到的“只有愚民才会相信那些垃圾”的自作聪明的网络评论者时,他们会做些什么呢?他们会拥护自己所处的群体,就是这样。
这甚至不是在捍卫信仰,而是在保护他们的朋友。因为所有的朋友都在做那样的事,所以我们也盲目跟随,这种现象在社会中非常普遍。
NO. 3 "小心!广告商利用潜意识信息掌控我们的行为!"
这种说法几乎每十年都会变化方式重现一次。上世纪80年代,它被称作"倒放掩盖",貌似摇滚乐中有内涵(又邪恶)的信息,只有在唱片倒放时才听得出来,却在正常播放时对青少年偷偷产生影响。
不过它面对的潜意识信息的催眠手段,这种手段据称可以让广告商快速地在脑海中闪现讯息,根本无需刻意为之,就能引诱你的潜意识去购买他们宣传的产品。
你发现了豪斯医生里的潜意识信息没?
这些日子,你会听到类似的表述"神经语言程序",这是诸如魔术师布朗·达伦这样的操纵者宣称的,能通过神不知鬼不觉地说出某种指令来达到控制任何物体的目的。
所有这些行为都会带来同样的效果:交流方式能够如魔法般绕开你的意识,操控你的潜意识,直到把你逼入如小狗般无助的境地。
为什么这种说法不靠谱:
不仅这些特定的方法不会奏效,而且据我们所知,没有任何潜意识信息会有效果。没有,我们的大脑不会在正常播放时拾取倒放的信息,甚至在你有意识地返回寻觅时,大多数你想到的、听到的都是你自己的臆想之物。
一项研究宣称,广告宣传所达到的潜意识的"闪光框"效果(比如在电影屏幕上快速闪现"喝可口可乐"和"饿了吗?吃爆米花"会导致这两种产品销量大幅上升)被认为是没有真实的数据做支撑的,如果它真的存在过的话。
关于神经语言程序学,为什么其主要的使用者为魔术师?你懂的。不过这是常识。如果真的存在什么靠谱的方法,来散布这些看不见的、闻所未闻的消息从而把大众变成机器人,那么谁掌握了这种方法谁就掌控了世界。
他们甚至不需要组织军队去入侵别的国家,他们只需在那些国家广而告之,那些国家的人民就会无力抵抗。在这个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政府都无法创造这样的方法,无论他多么渴望拥有,这让我们喜欢在茶余饭后把这种行为叫做说大话。
NO. 2 "如果他在撒谎,就会被发现! 给他上测谎仪!"
谋SHA案嫌疑人、政府求职者和游戏节目参与者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是可以拿测谎器来测一测的对象,看看他们是否说的是真话。测谎器(又叫"测谎仪")测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20年代开始应用于执法部门。此后的80年,这些仪器发展迅速,后来被应用于游戏节目中。
还记得"真心话大冒险"游戏吗?节目中,参与者被联上测谎仪,这样他们说出无耻谎言的时候就会被抓,为了钱在亿万观众面前丢脸(这其实就是所有游戏节目的共同点,不是吗?)。
甚至主持人毛里还用测谎仪"帮助"很多对夫妇来判定双方是否存在欺骗行为。虽然毛里能让诺贝尔得主或者星际舰队的成员来当嘉宾,但让他家喻户晓的,却是让那些相信测谎结果的说谎之人答应来做测试这件奇怪的事情。
这种说法并不靠谱的原因:
问题就在于"测谎仪"这个绰号本身。它暗示这些仪器会以某种方法探得真相,能够凭空感知谎言。但显然,它们并不能(这就跟魔术一样,你懂的)。它们只是在测试大量的身体反应,而这些反应有可能意味着你在说谎。
有多项研究显示,测谎仪在判定人们是否在说谎时,只是比例如棉花糖之类的东西要好用些,但它根本就不准确。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所做的大型研究发现,测谎仪对识破谎言的作用只比抛硬币要好一些。但这确实是件坏事;如果你的命中率只是高于随机的几率,那么误报的绝对数量就会让你的努力全都白费。举个例子,在对雇员进行测谎(就像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做的那样)时,他们发现你最好拒绝那些"眼睛贼溜溜"的家伙。
问题在于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能够避开这样的结果,从被测试者的性格和身体状况,到测试者的问话技巧,到测试结果的评分方式,再到人们想出来的无数能逃避测试的伎俩(苏联-- Aldrich Ames 曾两次毁坏测谎仪)。
这就是为什么测谎仪在某些方面比抛硬币还要糟糕的原因。抛硬币,你知道那是随机的。用测谎仪,你会误以为它是可靠的(要知道,通过测试的说谎者比从没接受过测试的人更不像嫌疑人)。
靠,因为测谎仪的其中一位发明者还创造了"神奇女侠"【2】时,你会期待从这种仪器中获得更多!呃,或许不会,天知道呢。
NO. 1 "卡尔有同性恋恐惧症!我敢说他自己就是个同性恋!"
如果你看的电影或者电视节目中主要是'同志'角色,那么它们就是艾伦·鲍尔的作品,最后你会发现"厌恶同性恋其实因为他自己就是'同志'"(参见美--国丽人)。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大众文化的原型,当你在健身房看到一些家伙在提到同性恋时面露鄙夷之色,你就可以自动设定在他们的床下正塞着白白嫩嫩帅哥们的玉照,或者金屋藏娇。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会看到这一幕;坚定的保守派政客在公共浴室企图进行性交易,给未成年男孩发送--邮件。
为什么这种说不靠谱:
好吧,我们承认它有时候是对的。早在1996年,曾经有一项针对64名男性大学生的热点研究,他们中的35人为同性恋者(根据调查中让他们填写对同性恋主题的态度而知)。研究人员把仪器联在他们的小弟弟上(这是真的!),并给他们看很多--图片(是的,真实事件——这是链接地址)。
研究发现,大部分同性恋在看同性恋--图片时勃起了,而只有四分之一的非同性恋者看了会有反应。
你随即就能发现这些数字的奇怪之处。总共有近一半的测试对象在看同性恋--图片时有反应。那么……这一半的男人其实都是'同志'?这貌似不太可能。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那些自愿参加测试的家伙只是更有那种倾向?但是你得知道非同性恋的29人是非常反对同性恋事的。难道是因为同性恋--图片做得太精美啦?又或者,可能整件事就是那么荒诞得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对啦!我们觉得有同性恋恐惧症的人,可能就是这么荒诞!可见鬼的是,当得知上面的研究结论是:同性欲望和反同性恋的愤慨之情都能让你勃起。我们就立马风中凌乱了!
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科学无法说明"同性恋恐惧症"确有其事。它也不在现实的恐惧症之列。它更像是一种民间说法,在大众文化中广为使用,用来描述宽泛人群的看法。从那些出于宗教信仰或者教养的考虑而在道德上强烈反对同性恋的人,到那些嫌恶同性间性行为的人,再到那些对同性恋充满令人费解的愤怒之情的人。从这些人当中,你会发现近乎一半的人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这种偏见很明显在年长的被调查者中比例甚高)。但并没有科学证据显示他们中的哪些人患有"同性恋恐惧症"。
患有“同性恋恐惧症”的人就是同性恋?听上去好像是我们在小题大做,其实这是人们在扮演业余心理学家"诊断"周遭的人时的一个极好例子。
好啦,我们只要记住,那个在滔滔不绝发表反同性恋激烈言辞的家伙,可能是在掩饰自己内心复杂的同性恋恐惧症,可能希望你同意他的观点,但也很有可能他只是个笨蛋而已。
心理注:
1、汤姆克鲁斯参加的科学教(山达基教)虽然在美--国是合法宗教,但在某些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及中-国,山达基并没有宗教地位,甚至被定义为邪教。2012年10月,他对信奉逾廿年的科学教,开始产生怀疑。
2、关于神奇女侠的诞生还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当时美--国人马斯顿发明了测谎仪,在人的手腕和腰上绑上导线,测量嫌疑人说谎时的电流。有人讽刺他,说这就像一个能让人说真话的绳套。马斯顿受此启发,便创作出了神奇女侠。
分享治愈你的句子,让世界充满正能量 治愈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