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冷门的少年
青少年在人生重大转型期间,诸如进入高中等,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在这时候,倘若能够对其施行一次心理干预,告知人格特质的可变性,则能够有效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且这种心理干预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临床心理科学期刊上。
主要研究者、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家David Scott Yeager表示,这项研究之所以重要性非凡,是因为以往鲜有心理干预成功预防了高中生抑郁症状发生的案例。不过,Yeager也补充道,该研究并不能说明心理干预就是预防抑郁症的万灵,其效果如何,尚待未来进一步验证。
“在研究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仅仅是向学生们传递了‘处在人生关键的转型期时(即刚进入高中学习生活),人的性格是会发生改变的’这一信息,就能够有效预防高中生的抑郁症状的发生。”Yeager说,“尽管这个发现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抑郁症状发生只能算是很小一步,但任何微小的发现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有前景的预防手段。毕竟,‘预防’比‘治疗’更好,不仅花费更低,而且还避免了患者深受抑郁症状之苦。”
青春期(即高中时代)是人生当中重要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个体不仅经历了生理上的重大变化(即第二性征的出现、发育和成熟),同时也经历了社交网络和社会等级地位的变动。以往研究显示,许多重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都是在青春期时候初现端倪。
Yeager和他的合作者、埃默里大学的Adriana Sum Miu认为,如果让青少年意识到他们在当前阶段(青春期)里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非是永久性的、或者无法改变的,那么这种做法或许能够减少青少年的绝望感和无助感,从而避免其陷入抑郁症的深渊。
“在高中生活中,青少年难免会受到排挤或欺凌,这时候,他们也许会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或者‘失败者’,”Yeager说,“如果能够告诉他们,人是会变的,无论自己还是他人,性格特征和相应的社交境况都不会一成不变,那么或许就能够减少他们自怨自艾的想法,进而预防抑郁症状的发生。”
Yeager和Miu对600名来自三所不同高中的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九月份刚开学时,学生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学生参与了一堂心理干预课程,另一组学生作为对照组,没有参与心理干预课程。心理干预课程的准备并不复杂,仅用到了纸笔或电脑。另外,学校中没人知道研究者的目的,因此也不会对心理干预课程的效果产生增强或干扰的影响。
处在“心理干预”组中的学生,首先读到一篇主题为“个体的性格特征是可以改变的”文章,文中特意强调了那些在学校里受到欺凌的学生并非是由于其自身性格缺陷而招致他人欺凌,同时欺凌者也并非是本质上无可救的坏蛋。接着,学生又阅读了一篇有关大脑神经可塑性和前辈学长学姐现身说法(即自身性格是如何改变的)的文章。之后,这些学生被要求写一篇读后感,用自己的话复述总结一下“性格是如何可以改变的”。处在对照组中的学生,得到的阅读材料是关于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改善运动能力的,与性格特征无关。
九个月以后(次年五月)的回访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学生当中,抑郁症临床诊断症状发生率上升了39%,与以往研究报告一致;而“心理干预”组学生的抑郁症临床诊断症状发生率却没有变化!这一发现说明,心理干预显著地预防了诸如负面情绪、无能为力感、低自尊等抑郁症状的发生。
该研究显示,一次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心理干预可能在未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防治领域大有前景,不过,Yeager表现出了谨慎乐观的态度,“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在三个不同的独立样本(即三所学校)当中都得到了验证,但是我们对这种‘心理干预’的边际效应和时效性仍然所知甚少,”Yeager说,“举个例子,这种‘心理干预’是否对所有学生都有效?是否对不同抑郁症状的预防效果有所不同?是否有副作用?是否具有时效性——比如究竟是何时何地都有效呢,还是仅在九年级的时候有效?在临床治疗中是否能够引入‘一对一’干预?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