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大批中-国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此举被通俗地称为掐尖,在医学教育领域,情况亦然。但现在,这批被誉为学霸的高中毕业生中,有不少人选择进入具有国际范的中-国高校学习,在这样的学校,学生同样可以选择国际课程、海外研修甚至获得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书。
当学霸遇到国际范,国际化人才就不再是飘在空中的名词,而是一种看得见的改变。特别是在医学领域,医学生的视野和对最新知识的掌握,直接决定了将来成为医生后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医疗技能上,更会体现在对医生职业的认可度和对待患者的态度上。
北美课堂搬到中-国
2014年10月,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正式挂牌。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是加拿大一所以精英教育闻名的医学院校,也是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之一。这所刚刚挂牌成立的学院极其特别,它是我国985高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领域目前惟一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所中加合作医学院。
西方医学院校对学生入学有严苛的要求,只有那些最聪明、最具人文情怀和最有挑战精神的年轻人才能获得学习医学的机会,而这也是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教授非常认可的医学教育理念。学医就是非常艰苦的过程,如果没有准备好迎接挑战,或者没有承受压力的能力,那就不要选择学医。
每个国家医学教育的学制设置不同,为此,联合医学院综合中-国和加拿大学制的差异对学制进行了调整。在办学初始阶段,联合学院的新生将从交大医学院五年制英文班的学生中选择,该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第一年学习后,通过遴选,就将进入联合医学院的4年学习期。未来,交大医学院的口腔专业、八年制专业中也可能开放一些录取名额。
联合医学院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正在以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海外分院的身份,积极准备在2018年参加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LCME)的认证。LCME是北美医学院权威认证机构,负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主要医学院校的定期认证。一旦通过认证,联合学院毕业生有望获得交通大学和渥太华大学同时颁发的医学学位,并有资格进入北美住院医师培训体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如果通过相关培训,毕业生就可以获得受北美卫生机构认可的医生职业执照。
打造医生未来版
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只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国际化教育上的实践之一,更多的国际教育机会以项目的形式存在,供全院学生申请,而学院会从经费到服务上为学生提供支持。
国际化教育是交大医学院的传统,从文革结束后恢复正常教学起,交大医学院的国际化教育就同时恢复。如果要追溯历史,中-国医学教育的发端大多为早期外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因此医学教育与海外的联系一直非常密切。
副院长黄钢拿出了一组让他颇感自豪的数据:在交大医学院,50%的学生可以获得海外学习机会,这个数字远远高于综合性大学和其他医学院校;学院每年拨出200万元经费用于支持学生的海外学习,平均每名海外学习学生可以得到约1万元的补贴;学院对品学兼优但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会给予留学补贴上更多的倾斜。
交大医学院在国际化教育上的尝试,围绕着医学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法文班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的缩影。最初,八年制法文班学生在结束6年的学习后,通过测试,每一届大约有2/3的学生将获得赴法国医学院校和临床医院进修的机会,为期1年。
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生除了临床知识,还需要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特别是转化医学概念兴起,对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交大医学院增加了Master1项目,为学生提供又一个海外进修机遇。
Master1指的是获取法国硕士学位所需要完成的第一阶段学习,课程偏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成为医学复合型人才做准备。完成Master1课程后,学生可以申请到法国高校继续Master2阶段学习,接受法国导师的指导,最终获得法国硕士学位。
2012年赴巴黎第五大学医学院实习的法文班曹涤平在医院里要管理10张床的病区,要开医嘱、查房、完成琐碎的医疗文件。这一年中,曹涤平还从简单的辅助手术到在科主任指导下主刀全膝关节置换等大手术。
让曹涤平最感动的是,带教的外国医生将手术刀递给曹涤平时总是说:努力做,我们会为你承担责任。这让曹涤平非常感慨:相信是长久以来积累的信任与默契,让我在骨科手术领域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不必去评论环境和医护制度的差异,单单是这医学文化的传承,已经深深吸引我。
目前,中-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途径,主要还是引进海外师资、课程,和送学生留学、实习,但在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中-国教师也有望到对方学校任教。渥太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雅克布拉温德说,两校将开展教授互聘,仁济临床医学院的教师通过渥太华医学院的教师资格评定后,可以受聘于后者,有资格前往该校任教。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认为,教授互聘对于本校教师是压力也是动力,可以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医学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