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某地一户小康人家,有夫妻二人,儿子两个。兄弟俩从小一块儿上学,一块儿回家,感情很好。两人都很聪明,虽然没有考取功名,但吟诗作对都不在话下。
后来,兄弟两人都娶了媳妇,渐渐地就不和睦了。原来,两个媳妇都不是贤慧的人,她们各自唆使丈夫分家。老夫妻还在的时候,这个家还勉强维持得下去。他们一死,兄弟二人就分了家,但仍在一个大门里进出。两人谁都不肯相让分毫,势同水火。
舅舅实在看不下去,就出面调解。这两人毕竟是读书人,一经点化,就都有所醒悟,愿意和好。这一年除夕,哥哥与弟弟商量说:以前我们兄弟不和,大门一半归你,一半归我,春联都没好好贴。今年我们合写一副春联,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和好!弟弟当即表示赞成,结果决定:哥哥写上联,弟弟写下联。
哥哥想起自己幼年时如何尽心地照顾弟弟,现在弟弟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处处与自己过不去,实在太不应该,于是提笔写道:
虞舜当年逢象傲;
弟弟见哥哥以虞舜自比,而将自己比作舜的那个心术不正的弟弟象,心里非常气愤。弟弟也很有才华,对对方面并不亚于哥哥,他脑子一转立刻有了佳对,其中也用到了典故。他将自己比作深明大义、替兄分忧的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而将哥哥比作祸害乡邻的司马桓魁。那句下联是:
桓魁何日解牛忧。
我们可以想象哥哥看后有多生气。这之后,兄弟俩的关系又紧张起来。舅舅一看,觉得也太不像话了,这算是什么和解?分明是在互相指责。于是他也提笔写下一副对联,将兄弟二人的对联盖住,上面写道:
兄比虞舜不大象;
弟如桓魁亦非牛。
他们两人读后羞愧异常,当场检讨了自己的过错,从此二人和睦相处,互谦互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