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一向多谣言:--海啸的时候,引发了大陆盐慌;流感频发的时候,板蓝根成了热销神。这些谣言产生于信息不对称。人们传播一个信息,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而信息一旦合乎传播规范,立即就能以出其不意的速度蔓延开来。
假如你应对灾难谣言,觉得自己尚有余力,那有可能太自信了,你要真觉得自己不好骗,如何来对付一些常识类谣言?比如木瓜丰-指甲月牙是健康晴雨表木耳猪血是清肺食物你总不可能一一查据吧,而一旦有所放松,谣言就有了可乘之机。
为何会有谣言
更多的心理学实验证明,谣言更像是一种精神口香糖,当我们因为信息缺口而生出焦虑时,谣言就有填补信息缺口、缓解内心焦虑的作用。正如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谣言专家尼古拉斯迪方佐所说,我们通过传播信息,化解恐惧和未知。即便交流的信息是荒诞的,交流本身也能给人一种知晓事态的感觉,来平抚不安。
创造一种谣言时,人们更偏向于消极一面,这具有进化学上的意义。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恐慌时,总会试图去降低概率,以营造安全感。
比如,身边的很多朋友在毕业季里面对找工作焦虑时,总是喜欢夸大他人的成就,比如某某人签到了年薪20万的工作。这种言论之所以很容易传播,是因为人们普遍有竞争的恐惧,它是一种扩散性焦虑,像滚雪球一般被夸大。
如果我们想获得平静,难道不应该刻意贬低别人成功的可能性吗?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当然可以试图贬低他人,但人们倾向于认为那是假信息;而夸大他人,人们则会倾向于不辨真伪,在制造烟幕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励自己。
一则合格的谣言的特点在于表达的时候简单明了、生动活泼,同时又让人相信,其背后可能有复杂的背景;它可能会经常重复,形成你潜意识里的概念和偏见;它可能含有确切的日期和数字,甚至有一些晦涩的学术名词;同样,它可能是有证伪难度的只是来自于听说。
谣言的类型
就谣言的形成来说,内心焦虑是普遍的原因。但在形式上,谣言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曾推出一期《微信谣言分析报告》,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是:健康养生、疾病、金钱、人身安全、政治、政策相关、社会秩序、呼吁求救,其中以养生、食品安全等死亡焦虑为主题的谣言占55%。
这类与健康、饮食、养生相关的谣言,一般是知识类谣言。小龙虾有毒喝可乐SHA精晚睡就会早死等,一般都会伴随以化学或物理名词,看起来很吓人,但是结论又很简单,他们经久不息、难以证伪,人们出于身体健康的考虑,会选择宁可相信它们。
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所描述的重大安全事件中的谣言滋生,在这种闭环之下,与死亡焦虑不一样,人们考虑的是当下的安全感。重大安全事件有随机性,人们为躲在这种概率之外,愿意相信任何荒诞的谣言当卡特里娜飓风在2005年袭击新奥尔良时,城市被洪水淹没,到处滋生着可怕的谣言:洪水中有鲨鱼出没!恐怖分子在防洪堤布下了zhadan!体育馆里躺满了被SHA的婴孩和成堆的尸体!
有一些谣言,也产生于我们对日常生活风险的恐惧。朋友圈经常流传的标题:最近有孩子的警惕了去酒吧喝醉,第二天肾被割走毒贩请你吃糖等等,时常被广为转发。这些言论经常产生于那些随机分布的风险,尤其是某地真的有儿童被拐走之后,谣言马上就跟上来。
有很多恐惧也会来自于自我的体验,比如某些政治恐惧、对相关政策关注、就业选择时的状态,都很容易在具有同样利益诉求的小团体内形成谣言。
那么,朋友圈为何成为谣言重灾区呢?
谣言如何传播
谣言早就从过去的口口相传时代,过渡到了今日的社会化媒体时代。不过,互联网在提供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同样提供了更多信息甄别的工具,与微信相对比的一个社交工具,是微--BO。当我们剖析谣言传播过程的时候,可以从两者对比入手。
以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为例,微--BO和微信都产生了比较多的谣言,但微--BO的信息纠错、净化的能力得到体现;反观微信,由于用户多是朋友关系,因而人们更容易相信信息是真实的,坠毁安全着陆一类的信息,多是经由微信朋友圈传递出去的。
微--BO对于信息的纠错能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微--BO的开放性能让信息得到快速更新,去伪存真,及时纠错。一些用户的传谣往往得到另一些用户的纠正、举报,而信息的碰撞、交流则将有效信息过滤出来。二是新浪微--BO有比较健全的辟谣机制,它所成立的社区公约、管理委员会等具有辟谣功能,同时微--BO的实名制对已验证身份的用户给予加V标注,这一做法也能有效地遏制谣言传播。
针对同样的公共事件,微信的封闭性使得信息更新容易滞后,获取的信息容易受圈子的限制,纠错能力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微信的信息传播链是隔断的,比较容易产生谣言。比如,对于飞机安全着陆的传言,微--BO的转发按钮可以使得信息源在传递时得以保留,只要不删除信息源就可以显示传播链;而微信转发传播以后,信息源在传递时是不保留的,结果,每一个信息副本都是信息源。
在真实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将更加多元化、碎片化的信息做比较,微--BO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在多元交流中人们互相存疑、纠正,容易让谣言不攻自破,或者通过辟谣机制进行防范。微信则滞留在熟人圈子和私密空间,一旦在突发事件中有谣言发生,微信难以及时辟谣。
如何甄别谣言
上述逻辑推演的结果是,越是封闭,越难判断谣言;越是开放,谣言越能不攻自破。技术飞跃带来谣言的加速传播,然而也提供了有效甄别的可能性:假如你对某一则信息有所怀疑,就到最为开放的搜索引擎上去搜搜看,比如谷歌提供的时间段搜索;倘若有些信息是搜不到的,那就去知乎、果壳发问,网民UGC(用户原创内容)的自发性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你解惑。
然而,关键问题就在于怀疑。你什么时候才会觉得一则信息不靠谱?在你觉得自己有判断能力之前,你可知自己曾经接受了多少虚假信息?你为何没来由的怕鬼、怕蛇?你的儿童期形成了多少难以探掘的潜意识?
事实上,即便再有问题意识、反省意识,人们也不可能以对每一句话都怀疑的态度来接受信息,信息总有漏网之鱼,潜意识和个体性格总是无意间形成。所以,我们能怎么办?正确答案就是,多读点书吧,至少知识让人谦卑,让你知道自己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