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小壹君
部分摘自战争心理学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签下战争投降书。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获得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在心理学史上,我们都说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比如一战促进了心理测量的发展,而二战促进了临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精神病学中分离出来。如果开玩笑的讲,二战为很多心理学家解决了就业问题。因为罗杰斯在二战后,发现老兵创伤后应激普遍存在,临床心理学家大大地供不应求。
但是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似乎是连当时两位名声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都在关心的问题。
弗洛伊德相信人有着“死本能”,而这种驱力会内化产生攻击性,当攻击性向内时,个体会倾向于伤害自己;而当个体避免伤害自己时,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因此,在一个著名的信件往来中,爱因斯坦问:“ 为什么有战争?”, 弗洛伊德回答:“ 因为人就这样”。
不过有意思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祈祷“岁月静好,世界和平”,但人们所做过的任何努力都没有永久地结束战争。
战争时代到底与和平时代有什么不同?
人们的认知方式似乎改变了
在战争心理学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劳伦斯·莱尚提到除了社会与历史的原因,战争的产生确实有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因素。比如,战争年代大众的认知方式比和平年代更具有虚构的阵营感,更注重结果而非原因。
这种虚幻现实在李普曼议程设置中有活灵活现的体现,他假设一名法国士兵与德国士兵在战争年代同时落入一座荒岛上。他们一直以敌人相称对峙了10年,直到他们获知两国早在自己落入荒岛一年后,就已经重新友好的消息。战争年代,人们的认知似乎更偏执。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战争,除了经济学的原因,也许和我们个体自身也有一些关系:
“心结” 可能引导我们参与战争
有些心理学家觉得,这可能与内心两种需求的产生的内心冲突有关。社会心理学家米德(Mead)在自我,心理与社会一书中,提出自我是“我”和“社会化的我”的统一。
自从我们出生以来到达两岁左右,我们第一次出现了“我”的概念,也就是自我意识。为了证明我是谁的问题,我们会从各个方面开始佐证。那么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越问会越有意思,因为你可能会说,我是xxx(姓名),我是女性(性别角色),我是女儿(家庭关系),我是xx公司的职业,抑或我是有钱人,我是屌丝……,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往往和我归属的群体分不开。
马斯洛(嗯,二战胜利的时候他37岁,好像还没有提出对后世有魔性影响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人同有“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这两个需要时而会产生冲突,特别是当归属群体不能代表自我利益的时候。
(#有人可能会说,我想当隐士,我不要社会化,嗯,如果你从小就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变成狼孩的样子……)
托尔斯泰在其战争与和平中描绘了战争的带来的影响:
“每位将军和战士都知道他自己的价值,感觉到他自己只不过是人类沧海中的一颗沙尘,同时也了解到他自己是整个团体中的一部分。”
从历史学角度出发,有一种途径可以解决我们"追求自我"和"归属群体"的内在冲突。这种途径在我们每个文化中都会出现,而且也能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而不会使之相互冲突,它在提高我们存在价值并增强个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集体归属感,减小我们脱离社会团体的可能。也就是说,使用这一途径会得到全社会的赞同,而且不需要用沉思冥想这种只有少数人才能完成的艰难修行。这种途径就是武装团体冲突——战争。
此外,劳伦斯·莱尚认为,人们对战争的动机可能还存在如下四个因素:
1.替代性攻击。
类似于一种集体心理防御机制,我们的生活经验很早就发现,如果我们把憎恨的目标转移,使之远离我们生活中非常亲近的人(生理或心理上),那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朋友就是拥有共同敌人的相识之人。当人与群体以外的人敌对时,群体间人际的压力就会缓和,我们越积极地表达对其他群体的敌意,我们被本群体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当我们与邻居或朋友拥有共同的敌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更能理解这一点。我们之间的紧张关系会逐渐缓和,从而使我们成为亲密的战友。
2.自我怀疑和自我仇恨的投射。
精神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普遍认为,战争之所以大范围频繁发生,是因为战争找到了使我们将不安情绪转移到一个更让人舒服的目标上的方法。
精神病医生卡尔·门林格尔(KarlMenninger)写道:
“战争……就是每个人内心多种微型战争的反映……国际间的战争就是人类动机的复制品……”
投射是我们逃离自身内心紧张情绪的最佳途径。与其成天埋怨自己,不如去驱除世界中的恶魔,反而会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比如,处理我们无处安放的焦虑与生活意义的找寻。
3.生活中缺乏意义和目的。
叔本华认为,当我们不痛苦时,我们便会陷入无聊。如果不带着有意义的目标重复做相同的事情,我们的内心很可能会被腐蚀,而我们也会陷入茫然。神经科学家对于脑的研究也证实,我们的大脑期待着新鲜刺激。当我们缺乏生活意义而无聊时,战争满足了我们被需要的心理要求,正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所说:当一个人知道他所属的集体需要什么样的特质时,他就会设法培养出这样的特质来。如果他很为这个集体感到自豪,那他的自我满足感也会随之提升。没有任何集体能像军队那样,将人内心世界的骄傲、自豪完完全全激发出来。
4.群体归属感的需求。
美--国士兵(TheAmericanSoldier)是一份针对美--国步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做的研究报告。它多次强调,增强“归属感”是鼓舞士兵英勇作战时最重要的办法。士兵作战不是基于个人“理想”,而是不愿让战友失望。“……士兵关系好,战斗的士气自然就高。”拿破仑滑铁卢惨败正是因为:“士兵很久没有在一起喝汤了。”
无论是战场上还是战场外,战争都让公民产生一种归属感。我们信仰一致,自愿为他人牺牲,同仇敌忾,一起面对未来。比起因共同兴趣而形成的团体,这种人与人彼此依赖、彼此信任的感觉要深刻和强烈得多。
当战争爆发时,全国上下成为一体,大家利益相同,目标一致。除非这种感觉走向了极端,否则,一般人都不会再觉得孤寂或者被人排挤。
不过,虽然如此,小壹君依然还是希望,心理学能够影响世界,而且『岁月静好,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