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小故事|睡前小故事|搞笑小故事|悬疑小故事|儿童小故事
首页 > 睡前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两个人的楼廊

2024-07-27 13:31:41

  钱穆与夫人胡美琦:乱世情缘一生知己。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他虽然中学没有毕业,却凭自学成为大师,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有《国学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56本著作。
  
  乱世别离
  
  钱穆生逢乱世,一生颠沛流离。1949年,钱穆只身南下至香港办学。在香港,钱穆与友人创办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新亚书院。初期,学校经费由上海商人支持,但维系困难,10个学生有8个都缴不出学费,教授拿不到薪水,校舍简陋,设备缺乏,钱穆只能硬撑。香港天气湿热,他睡在教室的地板上,犯了胃病,常蜷缩在地上呻吟。
  
  这一年,胡家凤也携全家来到香港。胡曾任国民党江西省主席,他的五女儿胡美琦原本在厦门大学读一年级,接到父亲的通知后也赶来香港。1950年,20岁的胡美琦进入新亚书院读书。在胡美琦眼里,钱先生个子不高,戴眼镜,很文雅,讲课非常生动。他讲民族存亡,讲年轻人的责任,让人热血沸腾。年轻的胡美琦被吸引了,但她只在新亚书院念了一年,便随父迁往台湾。到了台湾,胡美琦便进入台中师范图书馆工读。
  
  1952年4月,钱穆到台湾演讲。演讲完毕答问之际,讲台前的屋顶突然掉下大量泥块,导致多人受伤。钱穆的头部遭到石块重击昏厥,众人将他从石堆中救出,送台北中心医院急救。养病期间,胡美琦每天下班都来照料他,还带来南宋以来的文学小品供他消磨时间。周末,胡美琦陪同钱穆在台中各地散步、旅游,也协助钱穆搜集、研究藏书。胡美琦良好的教养以及她无微不至的照料,让患难中的钱穆精神振作。两个人相处了四个月,为日后共结连理埋下了种子。
  
  相携钻石山
  
  1954年,胡美琦飞到香港。这一年,新亚书院获得美--国亚礼学会经济上的支持,经费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学校身份也获得了港府的肯定,校舍得到扩建。积极办校的钱穆自奉简朴,创校时栖身在简陋的新亚校舍中,日后搬到贫民区的钻石山,赁屋而居,每天搭巴士到学校上课。
  
  胡美琦时常伴其左右。她是他的学生,更是他的知己。钻石山外的长堤两旁都是农田,几间村舍疏疏落落点缀其间,景色幽静。两个人晚饭后必在此堤上散步、闲谈,谈客居的环境,谈历史与人生,常有心心相印之感。
  
  1956年1月30日,钱穆与胡美琦在九龙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婚后,他们依旧蜗居九龙钻石山。房子很小,客厅兼书室,一房储物、摆上小桌就是饭厅,但生活饶富情趣,夫妇俩每天必携手散步。
  
  同声归美
  
  1967年,胡美琦和钱穆移居台湾。台湾故宫--BO物院特聘钱穆为研究员,不仅让他免为生活发愁,亦得以遍览《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安心创作。当时胡美琦在文化大学教书,著有《中-国教育史粼阳明教育思想》等书。为了悉心照料钱穆,胡美琦辞去教职。她做饭理家,亲手为先生缝制棉布家常褂子和背心,给他当司机,为他查找资料、翻译文章、誊写稿子
  
  1977年,钱穆82岁,因胃病复发,他卧病40天后才能下楼走动。此时他双目因患青光眼几近失明,但仍然笔耕不辍,展纸落笔,自己不能复查,全赖夫人查阅旧籍,引述成文。
  
  钱穆晚年因遭不公平待遇,于1990年8月30日黯然离世。胡美琦在悲伤之余,全心投入钱穆全集及丛书的整理、出版工作,成立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并在新亚书院举行了共十一届的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她与钱穆的弟子合力将先生著作编纂成全集,又不辞年高辛劳奔走呼吁,力推钱穆遗作整体回到大陆,希望先生心血润泽故园。2011年,在她的坚持和协助下,《钱穆全集》在大陆以繁体直排形式出版。
  
  钱穆生前曾说希望晚年能在家乡安度余生,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钱穆去世后,胡美琦几经周折,将先生安葬在太湖西山湖滨的山坡上。
  
  2012年3月,胡美琦在睡梦中安然离去,享年82岁。香港中文大学在媒体上发出讣闻:胡美琦为照顾钱先生,遂辞教职,为钱先生于教育及著述上创下不朽的丰功伟业,厥功至伟。


上一篇:物恋
下一篇:锡尼河西镇的年轻人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