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非常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在高考那年,我的第一志愿天的就是南京师大学范。很多中同学开玩笑说:真没出息,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到头来还是守着三尺讲台,两寸粉笔。或许,这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与热爱工作将近7年了,每一天都在倾心竭力地守着这份事业,滋养着这份事业,体会着做教师、班主任的快乐和激情。从刚刚当上教师的那一刻起,我从来没有想过倦怠这个词,心中充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教育的美好遐想。但是最近几天,我心忽然感到莫名的惆怅,变得有点多愁善感,对什么时期都提不起兴趣,每天只是机械的课堂、办公室、上课、备课周而复始,心中没有以前刚刚工作时的那种激情与动力。面对这种情况,我和组内的同事聊起过,他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你面临着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你的成熟的一种表现。
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很相似,而其中最主要的无非就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且无论从哪个方面论述,当下的教师要产生不倦怠似乎很困难。
在追求物质生活的今天,教师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我们也是人,我们也需要养家糊口,我们也需要还房贷,我们也希望能有汽车等现代生活交通工具。但是我们教师工资少得可怜。记得当年在李岚清同志担任副总理的时候提出,教师要享受公务员待遇和教育投资占GDP的4%这两句话就已经深入人心,但时至今日,依然只是深入在人心中,似乎离兑现到手心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可以这样说,在所有行业中,最苦、最累、收入最低的群体就是我们教师了。从早上六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二十学生休息,这都是我们老师上班时间。其实把教师收入换算为小时工资计算的话,每个小时就几块钱,远远的低于农民工的工资,其实我们有时比农民工还农民工。或许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适当地接受付出与回报不相称,毕竟教师是蓝天下最伟大的一个群体,但当这种不相称显得有些荒谬的时候,这个职业还会有多少人会不倦怠呢?
或许很快会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很有成就感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是对老师心灵最大的慰藉。此话一听确实很有道理,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每年我们教师都会面临不同的学生,每年我们都会面临不同的新的情况,我们每天都面临新的问题。绝大多数老师所教的学生都都有考入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说实话当听到他们考上大学时,我真的非常高兴,他们成为了我非常亲切而美好的回忆,但这毕竟只是存在于想念之中了,现实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社会对教育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学生对老师的越来越大的挑战。而且,很多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基本上就忘了我们教师曾经的努力,很少有学生和自己以前老师联系,绝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联系过自己的老师,当他们在学校时,我们老师倾尽全力帮他们提高成绩,等到他们上了大学之后,早就把我们老师抛之脑后。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人挑担不吃力。或许很多说这句话的人曾经也是教师,但是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年教出来的学生中依然有多少失败的个例,当他们成为老师们的指挥者的时候,他们有些大放厥词了。如果这句话真能成立的话,那中国社会岂不是已经是精英林立,成功人士满大街走了吗?忽然想起我们大学一位著名老教授的话:老师的作用有些类似于裁缝,送上来的布料质量好,裁缝自然能做出漂亮时尚的衣服,如果送上来的都是粗布、破布,那就不能怨得裁缝了。但现在的社会舆论显然不仅仅把教师当作是裁缝,更把教师作为是织布机,甚至更往前推,是织棉线的、种棉花的,这对老师而言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了。退而求其次,即使只是把老师作为裁缝的角色来看待,我们接收到的布料也是非常有问题的。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娇生惯养,他们把这种坏的习性带到学校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再加上我们学校现在规模办学,招收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什么学生打老师、家长打老师的情况。还有报纸上只要报道老师打学生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老师素质真差,都是老师的错。他们怎么不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老师要惩罚这个学生,这个学生的一贯表现怎样?所以说当前的教师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现在的学生骂不得、打不得,稍微说话口气重了一点就会遭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指责。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学生已经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代,这是文明进步的成果,是好事,但是当这种觉醒有些肆无忌惮的时候,那就有些可怕了。教师的尊严在当下所受到的挑战要甚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不管是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作为一个管理者。这种挑战在很多时候并不表现为和平谈判式的,相反往往是非理性的,非常激越的。当学生动不动就以各种各样未成年人保护的法规和举措来替自己护身的时候,老师们蓦然间发现自己真的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奄奄一息,于是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现在做老师越来越没有尊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