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和肠胃是人的两个大脑
一、“头脑”和“腹脑”
以下摘自网络上的一篇科普小文,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大脑的关系。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除了位于一身之首的头部大脑外,还有一个大脑藏在肚子里,称为“腹脑”。换句话说,无论你是男是女,都有两个脑子,你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将肚子简单地视为“酒囊饭袋”了。它是你的“第二大脑”。
那么,造物主为何要对RT如此设计呢?科学家们将之归因于物种进化。在生命进化的最初阶段,一些生物(例如管状蠕虫)还没有大脑,其神经系统的直接产物就是“腹脑”,而“腹脑”也足以满足它们对于神经机能的需求。以后随着物种的不断进化,“腹脑”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它们需要功能更完备、信息更灵敏的“指挥中心”,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大脑便应运而生了。但腹部神经系统并没有“下岗”,而是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继续存在。于是,RT便有了两个脑。
两个脑,一个高高在上,一个隐居在下,通过一种叫迷走神经的神经组织联系在一起,关系极其密切,堪称“哥俩好”。
首先,哥俩互通信息,其中上传的信息(由腹部传到大脑)比下传的信息(由大脑传到腹部)要多。由于“腹脑”能主动地储存身体对全部心理过程的反应,并在需要时将信息调出上传给大脑,故大脑做出的一些决定中,“腹脑”的影响力功不可没。德国就流行这样一句话:“在肚子里选择最佳方案并做出最佳决定。”
其次,哥俩“患难与共”,一起感受肉体和心情伤痛。一般来说,当你非常生气时,“腹脑”通常的反应就是吃不下饭,甚至发生胃疼等。
再次,哥俩“同病相怜”,“一损俱损”,对某些疾病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同步”。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在头部和腹部出现同样的组织坏死病变;得了疯牛病的人,在大脑受损而出现精神错乱时,胃肠也遭受极度损害;还有,当脑部中枢感觉到紧张或恐惧时,胃肠系统通常会痉挛和腹泻。
二、利用两个大脑调节心理和人格健康
“头脑”和“腹脑”的功能可以简单理解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和“感受”,当这两者不一致不协调,也就是这对“好哥们”彼此割裂,就成了我们各种身心疾病和精神痛苦的源头。
1、活在头脑中的人
可能是因为崇尚科学理性的教育发展到了极端,我们都很善于推理归纳的思维,却离感受很远。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影响?
作为成年人,我们接受了很多“正确”的道理,会克制自己去做“应该”的事,虽然有时感觉不对劲不舒服,但是会有更多理由来说服自己,而忽略身体的抗拒,慢慢就会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后来连身体的兴奋和反抗也感觉不到了,就像很多人会描述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就是抑郁情绪的来源。严重的抑郁症会处于“木僵”状态,也就是关闭了全部的身体感受,这是死一般的空洞感,非常可怕。
因为我们的推理判断和做决定,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感知上,而身体才是接触现实的第一途径,自认为理性的人,常常判断失误而不自知,他不能感知到自己真实的需要,更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那些特别强调理性逻辑的人,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远不如工作上那么游刃有余,给人感觉僵硬无趣,对关系的满足感也不高。在亲密关系的强烈情绪冲击下,反而很容易崩溃,因为他对自己的感受如此陌生,当真实的反应和自认为的“正确”不符时,他不知所措,被自己吓坏了。
对于这些生活在头脑里的人,他们需要启用自己的腹脑,敞开去接收腹脑的信号,学习基于自己的感受来作出判断。当这个过程越来越熟练,也就能更恰当灵活地做出反应。
2、被感受淹没的人
你一定体会过,特别是小时候,玩喜欢的游戏时,身体内部那种激动、兴奋的感觉;又比如情窦初开的“悸动”;还有面对讨厌的人,内在有不舒服的感觉,这些都是“腹脑”给出的信号。
小时候如果妈妈能敏感地看到孩子的感受,并且温柔接纳地告诉孩子“哦,宝宝喜欢坐汽车啊”“我知道宝宝哭了很难过,你不喜欢妈妈离开这么久。”像这样能帮助我们标记命名这些感受,也就是完成从腹脑到头脑的加工过程。
但有时会遇到非常强烈的感受,如果无法被表达被理解,特别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则是淹没性的。对于这个头脑无法处理的淹没性体验,出于自我保护,也是会用头脑去屏蔽它、忽视它。有时会表现为生命中的一段记忆空白,有时会表现为无法克制的冲动反应,这些都意味着那里存在一个被淹没过的创伤体验。
即使成年后,这些中断的被淹没过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形态。对此头脑已经失效,这些不曾被命名的感受,常常感觉是身体被紧张和不适占据,由于头脑无法分辨,而只能任由自己做出本能的举动,往往又是过于激烈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幼稚的,也称为退行),常见于边缘性人格中。
对于这些被感受淹没的人,他们需要学会放慢自己的身体反应,给腹脑留出一些空间,让头脑机会去命名和理解这些内容。就像小时候妈妈对自己做的那样,耐心地告诉自己,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也可借助专业人员来完成这个过程。
三、头脑和腹脑的协调平衡
身心交互的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协调平衡两个大脑,也就是头脑需要靠身体感受来判断如何行动,而身体又在运动中不断接收新的刺激。大多数体育活动,甚至做家务都很好,可选择中小强度的活动起到保健作用,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散步遛狗、打扫房间、静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