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夫家祖辈上开书坊,很是刻了不少的书,据说未及民国,书坊倒闭,从此姑夫才改攻新学,考取邮政局任一介职员。终究是书香门第,虽几经动乱、旧书已是寥寥无几,但瘦死的骆驼比羊肥,姑夫家的线装古籍,一直令我垂涎。
偏偏姑夫于古籍上十分吝啬,每次我去看望,只以鱼肉相待,唯有于具藏书上,却一字不提,且姑夫知我爱书,平日便更在姑母及表兄妹间多次嘱咐,倘我哪日张口借书,万万不可答应。
看看姑夫藏书,倒也无甚稀世珍奇,旧时读书人家,《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几年来早有新版行市,尽管是报纸本,简体字吧,但读书以求知为第一目的,如我这样的年纪,于版本上并无任何苛求。
只羡姑夫家有几十种清人笔记,真中如《右台仙馆笔记》、《南亭笔记》、《梦蕉亭杂记》等,解放后一直没有刊印,看着这些珍籍,果然似猫儿见了腥、鼠儿见了油一般,不将其弄到手,我是不会甘心的。
于是,在一次临近年关,帮姑夫家扫房之时,我一番花言巧语,终于感动姑夫、姑母,他们竟然一次把那几函笔记古籍借给了我,为报答姑夫、姑母借书之恩,我那天在劳动中有突出表现,连表兄表妹都暗自汗颜。
尽人皆知,这笔记类文字是要一则一则品味的,它不似成本大部书籍那样,一口气读完,择其要点写些提要笔记,几时用时再检索翻阅,笔记类文字只能时时备于身边,读书之余信手翻翻,那样读来才最有趣。
没过多久,表哥到家带来姑夫口信,催讨那几册古籍。借物当还,自是君子立身之本,但事关书籍,脸皮自然舍得,表哥面前推说正在研读,还有几册要抄写备索,宽容几日,一定完璧归赵。
几天过去,估摸还书日期临近,早早地买上一兜水果,神采洒脱地亲赴姑夫家拜望,姑夫姑母见甥儿无端送礼,自是不好开口要书,如是,便算是 熬过了一关。又过一日,想想又该去姑夫家走动了,此次再买水果也觉无趣,于是一番乔装,气喘吁吁闯进姑夫家,说是外出办事路过此处,匆匆抽暇探望,改日再专程探望,姑夫姑母见状怜我其情亦真,自然也没提要书的事。
此后哩,又一月,推说病了,又一月,出差了,又一月,心情不佳,挨批了,又一月,集中学习,受审查了,一月一月,一直拖了十二个月,眼看着这几函书赖在手里将近一年了。
终于有一天,姑母来了,我立即百般殷勤,又东拉西扯一番云山雾障,说得全家天昏地暗,正高兴时,姑母突然笑了,他看看我说:你姑夫说了,那几函书,如果你喜爱,就送给你吧。
立时,我只觉全身一阵瘫软,不知什么缘故,扑簌簌地,泪珠儿竟从眼窝里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