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作家朋友说,他一生所经受的最大磨难,所面临的最大一个坎儿,不是父亲生病和去世,不是心爱的人的离去,也不是有段时间在单位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更不是数额巨大的金钱损失,而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得接受一件事:自己在写作上并无才华,应当及时放弃。
他出生在小康之家,幼年时,他的父亲母亲、叔叔、舅舅,就教他背诵唐诗宋词;小学里,他的作文屡屡得奖,甚至还被选进好几种《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学时,他开始写诗、写散文,组织了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文学社,办起一本校园文学杂志,从手抄到油印到铅印,全是他一手促成;考大学,当然报考了中文系,为了在他的分数所达到的范围里选择有中文系的学校,他毫不犹豫放弃了更好的学校。大学里,他开始在纯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和小说,大学毕业,他没有接着考研,因为他坚信自己能靠写作出来。工作之后,他不交女朋友,不打算结婚,他怕自己有一天需要去北京,家室会成为拖累。他不争晋级、不争调工资,甚至没考职称,也消灭了别的欲望:朋友开了公司,不羡慕,同学买了房买了车,也不攀比。他所有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和写作。
就是说,他一生全部的意愿、全部的训练、全部的选择,都是围绕着写作来进行的。他以写作为标杆,来衡量所有的事,凡是他认为妨碍了写作的,就毫不犹豫地舍弃。他也把写作视为人生最大的机遇,认为一旦写作引发的机遇到来,就如同在生命里刮起了龙卷风,什么愿望都能达成,什么期待也都不在话下,因此从不愿从小处着手。
这样持续了三十年,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为写作而生的。一直到三年前,他突然发觉,一起从事写作的朋友,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那些没有从事写作的朋友,生活平静丰盈,而他至今一无所获。他反复探讨自己,最后他确定了一件事,自己在这个领域并没有太多才能,或者说,以前有过,而现在没有了,自己也不会有太多机遇。
这是最让人痛苦的事情,发现自己的愿望本是虚妄,一切的努力都是空掷。他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消灭那个横亘在心中、近乎信仰一般的愿望。
他做到了。不用说这中间有多少次反复,多少次觉得人生无望甚至想到死亡,总之他做到了。
太过强烈的愿望,也是人生至大的坎儿,甚至,堆积起来的愿望越多,这个坎儿也越大,终会给不断堆积它的人以重创。或者一开始就不要主动地创造这个坎儿,或者在紧要关头学会放弃。
他现在活得非常轻松,他不能胜任一个大作家,但足够胜任一个好朋友、好丈夫和好的读者。愿望消灭之后,人生未必荒凉,倒很有可能重新被葱绿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