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我越来越喜欢苏轼这两句诗了。静坐,思易至。在幽静的沉思中,我们的内心会把过去和未来衔接在一起,会让生命的细节盈满绿色,正如树木浸润在春雨的夜里,弥漫着一种灵魂默默成长的气息。
花开花落,岁月如水,在静思中,我们谛听灵魂流淌的声音,那声音是潺潺如玉振,还是嘲哳难为听?人生太匆匆,我们要常常在静思中打开我们心灵的窗帷,去看看心灵的花儿绽开得灿烂而又晶莹,还是乌暗而又萎靡?
愿生活如歌之婉转悠扬,愿生命似花之摇曳芬芳。在求学悟道做人处世的崎岖山径上,我渴望来到我身边的学生是一朵朵碧莲,一棵棵翠柏,首先去做的就是,让他们在静思中萌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澄澈刚劲的力量。
佛家有言,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当一个人的内心慢慢发生变化时,神情也会随之流转,天长日久,心情便会洋溢在脸上,潜移默化为一种内在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又会照亮温暖我们周遭的环境,这正是静思能使我们生辉的根本缘由。
治学须静坐,须幽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亦是如此。静坐中,伴随着幽思之风,我们的心灵就会如澄静的湖面上慢慢生起潋滟妩媚的波光。静思中,我们会默默反刍着那些环绕在我们身边的亲情,触摸到那些闪亮真诚如枝丫硕果一般的友谊,体悟透那些在经典中向我们颔首微笑的哲思妙语精警文笔,那些业已逝去的各种美的气息也会在我们的心头荡起温馨醉人的涟漪。当然,我们也会流下伤感的泪滴在静思的潮水中,我们的身心会渐次凝成一股股诚挚而又催人奋进的力量。
哲学家王阳明为弟子解答上达仁义的问题,说:譬如植树,栽培灌溉是下学,至于树木日夜生长,枝繁叶茂就是上达,人怎么能干预它们呢?每堂课,给学生留一段不受干预的静思的时间,每一天,给人生置一些自在闲适的遐想的光阴,就像树木成长的纹路源自于中心,一年一轮,静静地生发。让我们品德的发育和完善有足够的静思补养的时间,那么,我们的生命之林或许就会在喜悦如莲的境界中折射出葳蕤璀璨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