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上,认识了一对男女,相貌出众,谈吐不俗,使人顿生相见恨晚之感。聚会后,朋友们一致认为,这两人可以吸纳进朋友圈。我叹气:凭他们的才质,这里哪留得住他们?最后还不是去北京了?
这真是经验之谈。在内地中小城市,但凡遇到个把出众的人,最后都得忍受这种结果:某一天他们淡淡地说:后天吃个饭吧。然后就去了北京、上海、广州。
15年里,这种告别饭吃了好多顿。20世纪90年代的某一天,我们的朋友Y说后天吃个饭吧。那时我们还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饭后第三天,他去了北京。
然后是朋友K,他是军队演员,相貌出众,和我们意气相投。某天他说:我们吃个饭吧。一周后,他加入北漂大军。
朋友w,也是在一句我们吃个饭之后,和她的男友一起去了北京。再知道她的消息,是五年后通过她的--BO客以及开心网。
现在,只要有朋友略微郑重一点地说我们吃个饭吧,我就会咬着牙问,你要去北京了吗?哦,不是,但也是迟早的事。
北京收服了我这么多出众的朋友,它该怎么待他们呢?
才华出众的M去了北京,我们热切地问及他的下落,拜访过他的朋友告诉我们:在门户网站混到主任了,也不过一间略大点儿的隔档,整个大厅300人,嘈杂得像候车室。
H回家过年,我问:你和D一定经常见面吧,你们两人当年可是铁血好兄弟啊。他们在北京的家只隔着两个小区。但我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三年没见面了。堵车、出门的时间成本以及金钱成本,都是见面的障碍,何况因为要早起,晚上八九点就得睡。待在老家的我们,一年倒还能分别见他们两三回。
我有时候也去北京,走在街上不能不觉得街道格外整洁,建筑格外气派,街两边的银杏树姿态特别美,掉在地上的叶子,连个虫孔都没有,而街道上的男男女女,身姿相貌谈吐,都比别处高出一二十分。但有了上述经验我知道了,银杏树一定是十里挑一,从全国各地选来的,人也是百里挑一,从各处征来的。他们也都是别人的兄弟姐妹和朋友,是北京像块磁铁一样把他们吸来了。
又到了朋友聚会,大家开玩笑指责我不够热情,我抛出早就准备好的应答:至少我没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