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的家长要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20.4%的孩子则明确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调查所显示的。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26.1%的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日记或通信;37.1%的家长总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床铺或收拾书包等;34.6%的家长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在独生子女道德缺点的自我评价中,18.3%的孩子做事依赖别人;28.0%的孩子很少帮助家长干活;15.1%的孩子缺少保护自己的能力。
拐杖式教育不可取
天下父母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落后,为了孩子好好学习,很多人将精力大多用在了对孩子的管理上。比如生活上事无巨细地管孩子,使得五六岁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上小学了不会穿衣服,上中学了还由父母收拾书包,上大学了仍需要大人给洗衣服这种拐杖式的教育,使孩子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家长本身工作就很累,孩子只要一放学,家长就别想干别的了,坐在孩子身边,一晚上就全部消磨在陪孩子写作业上了。这样下去,孩子学习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他知道反正回家以后妈妈会讲给他听,写完作业后不必自己去检查,反正妈妈会检查。家长在孩子旁边不停地指指点点、唠唠叨叨,会使孩子紧张或者厌烦。时间一长,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厌倦甚至恐惧。
因此,时间长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没有了,自觉性没有了,学习效率降低了,最后,为什么学习也弄不清楚了。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表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事事替孩子想得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在家长的周全当中去享受;家长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而且这样做下去,孩子就越来越能管好自己。
培养学习习惯才是重任
陪孩子读书,帮孩子做作业,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家教在父母如此不辞辛苦、忘我地付出之中,孩子自幼便养成了依赖性。这种拐杖式的教育,往往使孩子前功尽弃,功败垂成。那么,面对已经陪读过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
教育专家建议,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比如,可以和孩子共同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养成按时作息和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另外,不要怕孩子的作业出现问题,家长发现孩子的作业有错误,可以用暗示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检查和改正。孩子写作业遇到了困难,向家长求助,家长最好不要马上告诉孩子该如何去做,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看看孩子的解题思路有什么问题,这样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思维过程,从而给孩子以指导。
陪读的孩子,则始终是搀扶着蹒跚行走,虽然家长很累,却总看不到尽头,孩子则是消极懈怠,成为扶不起的阿斗。自立的孩子,父母开始会有点担心,但是往后就会省心。
家长不要充当“学习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