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至21日,是上海最有文艺气息的时光。因为上海书展,文艺和人,文艺和城市,又重新上演起既有温暖又可能发生改变的恋情。
文艺,能否改变一座城,这是上海书展一个活动主题。只不过,王安忆、唐诺、许鞍华、张大春、吴兴国、张元和马家辉这些资深文艺中年,对此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太多的表述,让人感觉结果很悲观。
比如,台湾作家张大春说:与其说文艺会改变一个城市,不如倒过来说,是城市不断地在塑造当代的文艺。王安忆也说:我们的文艺是不断被改造的东西,这种改造可以说是工业,也可以说是政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真不知道文艺如何改变城市。
改变城市,是需要强大力量的。要靠文艺来完成,在这个时代,的确让人很没信心。记忆中,似乎也只有在那种被称为文艺复兴或者文化兴盛的年代,文艺影响城市的效果,才会显著。而在这个多介质传播的时代,文艺的影响效果,也远不如来自互联网、电视以及其他移动终端的快餐阅读和表层体验。今天的人们把文艺看得很轻,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再通过文艺的路径,来达到文明的境界。
周克华在重庆被击毙那天,作家邱华栋发了一条微--BO:周克华被击毙了,可他为什么这么仇恨社会?他这么干,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新闻结束的地方,是文学出发的地方。作为一名新闻人,我特别认同邱华栋的观点。曾经有太多的新闻匆匆结束,无法为人们提供完整的问题回答和价值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其实还是可以有更大作为的,还是可以摆脱浅尝辄止流于表面的尴尬断裂,来将另一种震撼的真相从深渊中打捞出来的。遗憾的是,新闻结束的地方,反而往往成为作家更不愿意去延续的地方。
文学不能改变城市,是因为文学不能改变人。在此次上海书展上,有一场讨论,主题叫文艺青年挺好的。问题是,现实之中,文艺青年这个身份概念,已经多被用来调侃戏谑了。随着文艺青年被污名化,甚至妖魔化,很多年轻人都在忙不迭地表明立场,坚决不做文艺青年。其实,文艺青年从来也都不是软弱、自私、愚蠢、空虚的代名词。恰恰相反,真正喜欢文学艺术的青年,是应该从文学艺术中获得笃定价值支撑的人,是能够把零散的生活感受纳入完整系统思考框架下的人,是敏锐而又独立自由的人。
这是一个没有真正文艺青年的时代。文艺青年被人们带上强烈的贬义色彩,这对于一个国家的青年建设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悲哀。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年人没有了文艺素养,对文艺失去了起码的热情,文艺不能改变人,自然也就不可能改变城市。现在我们很多人为什么会怀念民国,甚至不少人觉得上世纪80年代也比今天具有太多值得敬畏的价值,其中一个显著的表征就是,在那样的年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年轻人都在虔诚地将文艺视为自己头顶永恒的星空,来作为寻找文明和价值的通道。
城市需要文艺来改变,任何时代也都不能缺少文艺青年。文艺青年挺好的,那些具有人文情怀,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青年,而不是那种过于流俗媚俗的低价值无价值的文艺矫情者,对一个时代,对一个城市,都会起到极大的驱动作用。因为真正的文艺青年,于自己,不盲从,讲自由,能独立;于社会,有责任,有情怀,能宽容。当前,需要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也特别需要有公共责任的文艺家,来培养更多真正的文艺青年。
编辑手记:
文艺,不能改变一座城。
但我愿意说,文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怀。它或许不是物质的载体,但它注定是灵魂的归宿。
真正喜欢文学艺术的青年,是应该从文学艺术中获得笃定价值支撑的人,是能够把零散的生活感受纳入完整系统思考框架下的人,是敏锐而又独立自由的人。
我对这样的定义深信不疑,并对它怀有虔诚的信仰。
我们曾拥有,我们又曾失去,我们该去寻找值得敬畏的价值。
这是一种文艺的力量,一种人文情怀。
让我们做一个并骄傲于做一个真正的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