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中秋:征友结义
中秋节,对毛泽东来说有太多的不解情缘。他以二十八画生为名征友结义的故事,早已人人皆知,而当年所征到的三个半朋友中的半个朋友李立三,就是在中秋节认识的。1916年(有文献说是1917年,李立三根据自身经历纠正了这一说法)的中秋节,在长沙南城门看到征友启事的李立三,很拘谨地在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相约,在他的印象中毛泽东是一个怪人,所以就没有敢同他谈话,只是看了看,但这却是他第一次与这位伟人相识。后来,毛泽东闲谈这段往事说:原来是你呀!当时我跟你讲话,你没有回答。他又说:那次征友活动,只交了三个朋友,现在再加上你,当时我们没有对话,只见了一面,那就算半个朋友吧!也许,毛泽东早已淡忘了这个相识的日子,而李立三却一辈子记住了这年的中秋节。
1917年中秋:聚会激辩
1917年的中秋节,血气方刚的毛泽东和学生聚集在湖南第一师范后面的山上,群情激昂地辩论救国之道,一一驳回了别人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坚定地说:学梁山泊好汉!。他们知道,在封建社会的枷锁下,拿起-杆子去战斗才是救国的唯一出路。这次和同学之间的中秋激辩,为他后来的革命方向确立了方向。
1919年中秋:回乡祭母
1919年10月5日,一直在他心目中占有崇高位置的母亲文七妹,因积劳成疾,身患瘰疬,年仅52岁就不幸辞世。噩耗传到长沙,正在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毛泽东,悲痛欲绝。三天后,也就是1919年的中秋节,他才从长沙星夜兼程赶回韶山,当时,母亲已入棺,他再也不能听到母亲亲切的唤儿声,禁不住放声恸哭。毛泽东跪守在母亲灵前,以泪和墨写下一篇感人至深的《祭母文》,赞扬了母亲敦厚诚实、勤劳俭朴的美德,抒发了毛泽东对母亲的爱戴和追思之情。这一年的中秋节,本是家人的团圆节,不想却变成了他的别母节,更是他的痛苦节。1959年6月,毛泽东回韶山故乡时,想起当年中秋的一幕,他向父母的墓地深深鞠躬,说:前人辛苦,后人享福。
1925年中秋:赋诗言志
1925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毛泽东离开长沙到广州时,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篇不朽诗作。诗中的最后一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其实并非写意当时的实境,而描写了更早的一个中秋节。据陈赓回忆,毛泽东在这首词里所说的中流击水,发生在1914年中秋节。毛泽东等几个青年泛舟湘江,明月朗照之下,心情舒畅,有人提议游泳,陈赓第一个跳下水,激起一片浪花。众人纷纷跳水,毛泽东在水中喊:莫把我的布鞋打湿了!当时他刚买了一双新布鞋。毛泽东曾提过诗言志三个字,他在写《沁园春??长沙》时提及10余年前童年趣事,既是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更是抒发了准备投身伟大革命洪流的坚毅和豪情。
1927年中秋:宣誓暴动
中秋节曾充满战斗豪情,销烟中曾悠闲饮酒赏月,乐观诗意和家庭欢笑也曾弥漫战斗岁月中的中秋节。1927的中秋节,肖家祠堂的天井上空挂着一轮皓月。时任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青年毛泽东,由安源到达湘赣边陲山城铜鼓。毛泽东指着一轮圆月对与会的人员说:今天是中秋节,我没有给同志们带来月饼,但我带来了比月饼更好的东西,这就是党的八七会议的精神。他宣布了举行秋收暴动的决定,把二十军独立团的番号改为中-国工农革命军三团,毛泽东的动员使人们明显感觉到临战空气。当天,他激情豪吟《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沉,霹雳一声暴动。
1940年中秋:与江青李讷共渡甜蜜时光
1940年的中秋节,是毛泽东在战斗岁月中度过的为数不多的欢乐节,也是一个团圆的中秋节。这一年的6月份江青出了女儿李讷,毛泽东年届半百喜得小女,十分高兴。女儿满月后的中秋节,毛泽东特意以他和江青的名义邀请中央医院部分医护人员,到他家里做客。因为当天请来的客人多,除平时的厨师外,毛泽东还让机要秘书叶子龙及其夫人江英过来帮厨,弄出一顿在当时的延安来说绝对算得上高规格的丰盛午餐。看着女儿咧嘴甜甜地笑,毛泽东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度守了一个气氛热闹而欢快的中秋节。
1947年中秋:《喜闻捷报》
1947年的中秋节,毛泽东是在胜利欢庆中度过的,刚刚结束的沙家店战役改变了西北战局。在葭县朱官寨的一个院子里,毛泽东与战士们席地而坐,就着辣椒喝酒、赏月、谈天,山居过节,他们居然也吃到两块月饼和几串葡萄,小院里传来开心的欢笑。夜深人静时,一轮皓月挂在天空,毛泽东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逸光遄飞,诗兴大发,挥毫赋诗《喜闻捷报》: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诗曰: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1948年的中秋节,毛泽东则是在济南战役的炮声中度过的。他在对许世友全面作出战斗部署后,静静地等待着胜利的消息。1948年9月16日正值阴历中秋节,月明星稀,秋高气爽。根据攻城指挥部的命令,进攻济南的战斗从午夜时分开始,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1957年中秋:畅游湘江
1957年,65岁的毛泽东已步入晚年,他从内心感受到了光阴的无情。也许是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强健的体魄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迈誓言,这一年的中秋节,他选择了畅游长江和湘江。在品尝彬州梨的同时,他在长江和湘江的激流中展示了他的各种泳姿。之后,他又去了杭州,观看钱塘江大潮,并在钱塘江游泳,从此留下了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雨台。人山分赞阵容阔,铁马从容SHA敌回的美丽诗篇。
之后的中秋节来临时,毛泽东还曾巡游大江南北,在激流中畅游搏击。
1961年中秋:外交午宴
毛泽东很少参加礼节性的外交宴请活动,但是,对个别重要的国际友人,有时也举办私人性的小型宴会,但在中秋节举行这样的外交私人宴会,仅有一次。1961年9月24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毛泽东与来访的蒙哥马利元帅共进午餐,他们谈得极为深入,就领袖的魅力、权威和他所领导人民的关系交换了看法。蒙哥马利元帅不但对这位伟人要了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机会,更是对-杆子里面出政权有了新的深刻的理解。
1970年中秋:给江青送玉米
1970年中秋节,毛主席送给江青5个粘玉米,当时,江青送给康生、张春桥、姚文元各一个,于是康生对此借题发挥。有一天,他对他的秘书黄宗汉说:5个玉米主席肯定指的是军委办事组的那5个人,意思就是提醒江青在斗争中不要迷失方向,由此可以看出主席对江青的看法有了变化,我的这种分析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更不要向江青透露,江青这个人很聪明,也很敏感,她会领悟到主席送给她5个玉米的含义的。有一天,江青看望康生后回到她的住处,不知道为什么不高兴了,拉长脸说:我以前多么关心他呀!我还送过他毛衣呢。可是现在他当时我们不知道她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1976年中秋:伟人辞世
1910年的中秋节,在江西永新南门禾川镇海天春小店铺内,诞生了一个女孩,父亲贺焕文因为女儿生在桂子飘香的中秋且有圆月相伴,故为她取名桂圆,这个中秋节出生的小女孩,就是后来与毛泽东牵手十年的贺子珍。在毛泽东与死神苦苦抗争的时候,他在疼爱的女儿手上画圆圈,不是指中秋节,不是指贺子珍,还会有什么别的用意呢?
1976年9月8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正是贺子珍的66岁生日。毛泽东在生命垂危之际,本应该与曾结发为妻的贺子珍见上一面,重温往日旧情,可就第二天凌晨时分,在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他丢下了朝思暮想的爱人,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时,距贺子珍与毛泽东庐山相会已有17个年头。也在中秋月圆时,对毛泽东来说,更有撕肝裂心的一幕。
毛泽东的伟大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是一坐屹立的丰碑,千古不朽。在革命的战斗生涯中,毛泽东所经历的付出、痛苦和离别远远大于给予、欢喜和团圆。中秋节在际,我们仰望星空,把酒邀月,追思伟人,缅怀先驱,并祝愿中华民族,天晴月更高,万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