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小故事|睡前小故事|搞笑小故事|悬疑小故事|儿童小故事
首页 > 悬疑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冲动消费,你中招了吗?

2024-07-27 13:31:41

你有过冲动消费的经历吗?

记得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在校外做兼职赚了五百块钱,当时也是出于一种职业发展的远大理想和自我投资的意识,决定用这笔钱去为自己买套西装。在接下来的一个周日,我带着一种激动的心情去了市中心的一家商场选衣服。

原本是计划货比三家,看看不同的品牌和价位,然后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店家,但是真正走进商场的时候就跟自己起初的设想就不太一样了……因为刚刚走到正装为主的楼层时,就有特别热情的售货员阿姨迎了上来……坦白的说,我本身不是一个经常逛商场的人,因此在面对着这些阿姨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防御经验的,也就稀里糊涂的就被引到她们的店面当中。

经过十分简单的询问,或者说只不过确认了一下我准备买衣服,她们就开始一边替我量尺码,一边开始选衣服了,而且在拿过来三四套衣服的同时还主动的强调:“小伙,你先试试看……不买没关系……好好选选,看看哪个合身……”面对着如此的盛情,我感觉如果此时抽身走开肯定是太没有修养了,因此也就开始试穿了……

试第一套衣服的时候感觉瘦了一些,整打算回更衣室脱下来的时候一个阿姨就递过来另外一套,让我再试试看……但是此时面料颜色不是很钟意……于是第三套衣服也被马上递了过来……

等到第三款穿到身上的时候,似乎原本就不太善于购物的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挑出来什么不妥之处了。与此同时,两个阿姨一边帮我整理衣领、袖口什么的,一边不停的夸赞起来:“这衣服穿上真精神!跟新郎官一样!……穿着之后显得又高又瘦……就这件吧!……”听了阿姨的称赞,我的心里也是万分自豪,汹涌澎湃,情不自禁的就把钱给付了……

挖了坑就是让你往里跳的!

等我兴高采烈的把衣服拿回来的时候,宿舍的同学问了一句:“唉吆!买西装啦!多少钱啊?”

我满脸愉悦的点点头,回答道:“五百!”

“傻啊你!”,同学的话差点把我给噎死:“你这牌子在我家也就二三百!你在哪里买的?……靠!你怎么去那个商场!……钱多了没地方花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这不挺好的衣服……阿姨还说我穿上特别帅……跟新郎官一样……”

“我要是卖衣服的我也说跟新郎官一样!我要是说你穿上了之后跟--一样你还买吗?”

同学的这句话真噎得我说不出话来了,但是有个不争的事实就是那套西装除了买的时候试穿了一下,后来也就再也没有穿过。因为买的时候正是暑假结束之后,我根本没有考虑后面冷下来还会在里面套更多的衣服,因此到了冬天也就没办法穿了。等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那飙升的体重就让我再也没办法穿进去那套衣服了……

因为这次糗事,我也偶尔会反思为什么一个人会有冲动消费的行为,也偶尔跟着一些特别会砍价的朋友去借鉴一些她们的购物过程,但总是不得其解。

直到后来,我才在心理学当中找到了背后的规律。其实,如果从TA交互分析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卖衣服的阿姨们所处的状态是“照顾型父母”,运用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耐心的帮我选衣服,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通过言语、表情和动作给我特别积极、正向的刺激。而当我处在这种氛围之下时,内心的“自由型儿童”也就被慢慢的唤醒和激发出来了,而当一个人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也就不会再去做理性分析和批判思维了,而是会理所当然的照单接受所有的积极的暗示……

虽然说卖衣服的阿姨们并不懂什么心理学,但是他们却懂得自己的热情和勤快能够让许多的客户像落到碰到蜘蛛网的昆虫一样,稀里糊涂的就变成了猎物——虽然蜘蛛并不知道自己的网究竟是什么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其实,这种靠多少年的职业化的过程中所养成的针对顾客的娴熟的言语、表情和动作,就是她们所结出来的蛛网。

蜘蛛网也有脆弱的时候

冲动消费其实是一个概率事件,而且现实当中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像我一样这么容易被搞定。这就像蜘蛛网也经常被一些大的昆虫和鸟兽破坏掉一样,究竟撞上来的是猎物、捣乱的或者天敌,真的只能听天由命——所以说店铺的选址还是很有学问的,但是此时就不多做赘述了。

其实,如果当初我去买衣服的时候拽着宿舍的那位仁兄,那么两个阿姨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促成我的购买行为了。之所以会有所不同,是因为我的舍友会发挥两种起到对抗冲动消费作用的能量——“控制型父母”和“cr自我”。

“cr自我”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旁观者清”。如果体内这个能量比较占优势,或者身边有一个该能量比较高的人陪伴的时候,当销售人员站在“照顾型父母”的角色通过各种各样的赞美邀请你进入产生冲动消费的“自由型儿童”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依靠自己或者通过伙伴的提醒重新归于理性,清醒的意识到到对方的赞美或许只是一种职业习惯,而不是单单对于你自己的认可!

“控制型父母”所起到的是更大的“破坏作用”!因为不同于理性的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控制型父母”这种内在能量一旦占了上风就开始进行评判和质疑了,而且会特别善于“鸡蛋里面剃光头”,所以说特别善于砍价的朋友里面就有一部分人是这种能量在起作用。因为如果是处在这种能量之下进行砍价,那内心当中的潜台词就是——“我面对的是一个--商!他正在想方设法多赚我的钱!说的好话都是把我当小孩子哄的!而且产品质量不可能像他说的那么好!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漏洞……”

自己强大还是很重要的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也就能够明白自己是怎么稀里糊涂的掉进冲动消费的沟里的。但是,不得不强调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终究要经历上几次掉进沟里的挫折才能变得成熟和理智。

那些原本体内“自由型儿童”比较高的人,其实就是因为从小到大的过程当中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一直都是在自家庭等环境所营造的“照顾型父母”的氛围之下成长、学习,甚至是工作。他们在面对来自销售人员的“照顾型父母”时,自然而然的就会以为又回到了熟悉的氛围下而马上变的毫无防备了。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一些挫折和打击之后。我们就会清醒的意识到虽然对方是处在“照顾型父母”的状态,但是所处的大背景却不再是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圈里面,而是需要我们有所付出甚至损失的销售谈判过程之中,自然也就很自然的进入“cr自我”做出充足的应对了。

当然了,对于一些吃过大亏之后“眼泪哗哗的”的朋友们来说,在遇到类似的销售行为的时候,他们就会如临大敌、惊弓之鸟般的调整出“控制型父母”进行防御甚至主动进攻。在唇-舌战之中把价格一压再压,然后在商家以为终于可以底价成交的时候说一句“我再逛逛看!”,扭头就走进其他的店铺了……

气--……真的是不偿命的……无论你是店家,还是买主……关键就看谁的心理素质更胜一筹了!

生涯小厨大曾(曾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TAATNI认证讲师,国际认证EAP专员。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从事于后现代心理学及TA交互分析心理学在生涯发展、人才测评、团队建设、EAP服务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工作。

如您对TA交互分析心理学及后现代心理学有兴趣做更多了解和体验,欢迎登陆注册TAATNI在线学员(班主任推荐代码为:dazeng),即可获得更多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测评工具、主题沙龙、公益讲座等福利。


上一篇:如何知道Ta是不是你心中的那个人?
下一篇:不要忘记你对伟大体验的渴望!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