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世纪,丰臣秀吉派兵侵略朝鲜,试图进而侵略中-国。在经过初步犹豫后,明神宗决定派兵保护朝鲜。那场战役起于1592年,结束于1598年,最终中朝联军成功击退日军,将日军从朝鲜半岛赶走。但明朝或者说是因为科举出身的中-国士大夫对何谓胜利并没有深刻的认知,以为把日军打跑就大功告成,所以既没有迫使--签下任何和议,也没有迫使--接受中-国主导的东亚国际秩序,只是放手让朝鲜与--去谈。
这种虎头蛇尾的德性,这种文人政府的颟顸,不久即被--看破,造成后来--的再度扩张。1609年,德川幕府准许萨摩藩出兵侵略中-国排名第二的朝贡国,即琉球王国。琉球跟中-国哭喊求救没用,不到两个月萨摩藩便轻松取下整个琉球王国,琉球自此成为中日两属之国,--势力延伸到东海,为后来--在19世纪吞并琉球打下底子,也为后来的台湾问题与钓鱼岛问题埋下伏笔。
当时中-国能把这件事看得清楚的人极少,只有松江人徐光启(15621633)把这件事看得透彻无比。徐光启对--与彼时东亚国际政治的认识,比起今天有后见之明优势的学界认知,也丝毫不让(徐光启对东亚地理政治的分析与现在进攻性现实主义大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今年2月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中题为《跟台湾说再见》的文章里,对东亚的地理政治,特别是关于台湾战略价值的讨论并无两样,只是徐光启谈的是--问题,而米尔斯海默关注的是中-国威胁)。
徐光启在《海防迂说》里首先指出,--染指琉球乃因朝鲜既不可得,则转而之琉球,他也准确判断--的用意主要在求通市。--有两个预测:一是中-国必救琉球,救之则还其故封,再跟中-国要人情,讨通市;不救的话,中-国也会遣使责问,--到时再让琉球复国,一样可以跟中-国讨人情,要通商。结果--怎么猜都猜不着,明朝来了个不理不睬。
徐光启谴责说:殆哉!此举不惟贻笑外夷亦孔之多。即我皇上拯救朝鲜,捐千万之费与数十万之众,恢复数千里之国而唾手予之,此记传所绝无者,自坐视琉球之后,此德亦晦而不光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完蛋了,不只让外夷嘲笑,也漏洞百出,中-国花了一堆钱,死了不少人保卫朝鲜,却二话不说交还朝鲜,是历史上未曾有之事(这句话兼有讽刺与赞美之意),但让--人征服琉球而无所作为,就是前功尽弃。
他接着解释,不保琉球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在琉球得志以后,对鸡笼、淡水必有企图,若取得鸡笼、淡水,澎湖也就危险了。在此情形下,中-国整个东南省份门庭以外的海洋皆是--势力。《海防迂说》正面主张准许--贡市,说准许--通贡的好处很多,并以四句话总结通贡的优点:惟市而后可以靖倭,惟市而后可以知倭,惟市而后可以制倭,惟市而后可以谋倭。最后一句谋倭之后,徐光启大胆提出一个假想,就是应该彻底解决--问题,使--常为外藩。他会有征服--的想法,源自他深知--与中-国当时虽看似相安无事,但日方实有对外扩张的野心。
徐光启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写成此篇时,已清楚地认识到由于中-国没有守住琉球,结果在朝鲜半岛击败--的剩余震慑效果将完全泡汤,也从此为东亚的国际秩序埋下了--这个巨大的动荡不安因素。中日两国的紧张关系没有化解,只是暂时冰冻起来而已。
他分析--对外扩张乃其国内政治及所处的东亚国际形势(中-国在朝鲜保卫战后,没有把中-国的意志成功地加于--)的必然倾向,中日暂时相安主要还是德川幕府不愿生事,硬把--国内一些向外扩张的声音压下,但--对朝鲜侵略战后的东亚国际秩序不满,试图改变现状的想法一直未曾停止。
这就解释了何以德川幕府1867年倒台后,1870年--马上出现了征韩论。1873年征韩论作罢之后,1874年马上假借1871年排湾族SHA害漂流到台湾南部的琉球人(请注意不是--人)而出兵台湾。徐光启所指的--对外扩张的倾向,在牡丹社事件后,由于清廷在琉球地位上的含糊妥协,于是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先于1879年并吞琉球王国,到了1895年便吃下台湾,并占领了朝鲜。徐光启的噩梦在300年后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