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楚国京城郢[yǐng]都的一个人在家给燕相国写信。因为烛焰偏低,飘忽不定的烛光夹着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显得有一点昏暗,所以这郢人对侍者说了一声:“举烛。”明灯高照,写信就看得清楚了。谁知他在烛光不亮,心中犯急,脑子里想着“举烛”,嘴里念着“举烛”的时候,竟然不知不觉把“举烛”二字也写到信里去了。过后他没有检查就把信交给了侍者。
燕相国收到那郢人的信以后,反复看了好几遍。他始终觉得信中的“举烛”二字非常费解。久闻四海之内唯楚有才,难道这就是一种莫测高深?燕相国想到这里,忽然灵机一动。他若有所悟地说:“举烛的意向是崇尚光明,而崇尚光明的人必定会推举光明磊落、才能出众的人担当重任。照这样看,郢人致书突出‘举烛’二字,其用意原来是为我献策!”
燕相国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燕王,燕王听了十分高兴。他以相国的政见为原则,广招贤士,从而使燕国政通人和,日益强盛。
2郢书燕说的故事寓意郢书燕说指的是在解释文章时曲解了原意,但有时可能也表达出了有价值的观点,故也不全作贬义。
在作者笔下,燕相是一个一边倒,没有自己主见的一个人,燕相当然很可笑,他对待人和事没有做到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凭主观臆想,随意曲解,断章取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人应该正确全面理解书本或者他人的意思,不能穿凿附会,曲解其原意。